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宁何在(2 / 3)
> 这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考虑。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嘛,是因为八千士卒哪怕不披甲,进入长安城内都会变成一股无法被彻底控制的力量。
哪怕这支军队的主帅再受信任,这都是绝不能被容忍的事情。
无异于将脖子送到别人的刀刃底下,换成任意一名统治者,这对他们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因此除了必要的仪仗队伍外,九成五的士卒留在城外扎营。
此时,萧何和樊哙是走在百官的队伍之前。
“不会除了伱们带回来的这些人,其他全被江宁留下来了吧。”他声音略带颤抖,终于找到合适的机会低声询问。
樊哙摆了摆手:“放心吧老萧,看你这抠抠搜搜的模样,我不用想都知道是在担心钱粮消耗。”
萧何佯怒说:“没有我每天费心费力地一点一点挤着节省粮食,你以为这次打匈奴是哪来的那么充裕的供应啊,真就以为这两年丰收就让大汉粮仓满出来了是吧。”
望着对方一副想要诉苦的模样,樊哙无奈地摸了摸后脑勺。
看来自己真是说错话了啊。
于是缓缓吐出一口气,他是安慰说:“老萧你放心吧,江宁留在关外还是需要负责遣散士卒,至少十万士卒会选择归乡。
所以他哪怕会留下部分士卒,但也最多两三万,不会影响太多。
老萧你就放心好了。”
听着樊哙的劝阻,萧何苦笑地摆了摆手:“行行行,说到底,我和你们这些武将的想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哪有那么多这里不同,那里不同。等下宴会把你灌醉成死狗,看看和老周他们醉酒的时候会有啥区别不成?”樊哙笑道,顺带是朝着身后不远处的周勃挤眉弄眼,让他是一头雾水。
“喝就喝,老规矩来。”萧何一拍胸口,毫不示弱。
两人一路是有说有笑地朝着宫城而去,迎接将领们凯旋的宴会便是在长乐宫中举办。
小半个时辰后。
将领们脱去了原本带着血腥气息的坚硬甲胄,换成了布料柔软的长衫,看上去还真有几分体面人的模样。
他们跟着引路的仆从,抵达了宴会的地点。
原本吕雉作为长安城内实际的主政之人,应当是该出城迎接归来的大军。
只是她的身份没那么合适出面,所以未去慰问所有的将士,选择在宫内宴请将领,以表示自己的重视。
待到几乎所有人都按部就班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吕雉环视众人,微笑地站起身来。
“吾虽是女流之辈,可同样懂得匈奴人的残暴,明白诸位的功绩。”她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故而吾在这儿是敬诸位将军,没有你们的奋勇杀敌,我这样的女子岂又能安安心心地待在家中呢?”
吕雉说话很有技巧,她这一席话听得殿内的将领相当舒心,皆是觉得自己出征保家卫国得到了肯定,分外值得。
众人见她举杯饮下,然后带着感动的意味站起身来道:“谢皇后赞许。吾等愧不敢受,只愿为大汉、为陛下效死。”
“好啊,好啊。”吕雉连连拍手赞同道,“有你们这样的忠臣,大汉的社稷何愁不兴呢。”
她扭头问道:“江宁何在?吾想听你论一论此番抗击匈奴,谁人功绩最大?”
这是想要卖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出去。
要知道目前长安城中是由她来主政,这些将领的赏赐自然是由自己来进行安排。
之前在军中各类功劳的分配应该早已完成,而自己让陈洛说出功绩的排列,是把他拥有安排功劳的名义,那些获得赏赐的人,大部分就需要承他的情。
只是让她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宴会上无人应答。
陈洛居然没有来参与这次宴会?
吕雉轻咳一声,刚想再问,韩信是站起身来。
“禀皇后,阳夏侯他尚未归来长安。不过他有要事写在信上,托我转送给您,本想在宴后再送到您的手中,没想到您会先有此问。”他面色平静地回复。
他又接话道:“至于论说功绩,樊将军是再清楚不过了,可以由他来向您述说。”
想了想,吕雉轻轻颔首道:“那好,便由舞阳侯来说吧。”
随即,樊哙是站起身来,从最初的战斗开始言说,事无巨细地述说这一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
宴会上没人嫌他啰嗦。
没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那些侍从宫女,她们把它当成一段新奇的故事,乃是听得津津有味。
至于殿内大部分属于汉匈战争的亲历者,他们也并不会嫌樊哙所言的内容繁琐,是自己都清楚了解的事件。
难道谁不想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功绩在大汉最至高无上的宫殿内被提及呢?
樊哙一直是讲了大半个时辰,途中是口干舌燥地喝了两大杯水,至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