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交易的本质(2 / 3)
个体系。
尽管他已经挑起了他们内部的一些矛盾,但在生死关头那些人还是会抱成一团,因为他们已经结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利益团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现实,让他们在外部威胁面前异常团结。
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所以谁都害怕自己真正坐在他们上面。谁的屁股底下都藏着不愿见光的秘密。谁都清楚清算完常生之后,说不定下一个轮到他了。恐惧是最好的黏合剂,能将各怀鬼胎的人暂时捆在一起。
关键是,新上任的人不用背负常生现在这样的压力,迅速成为第二个常生。历史和自己并没有私仇,是利益使然。下一个人也会在最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决定自己的行动。权力的本质不会改变,只会更换行使它的人。
另外一个最可能的后果是,当常生倒台后,胜天忽然没有一个长期经营才产生的核心,整个公司将立即像当今世界一样分崩离析,并被胜地的人趁势击溃。没有了常生这根主轴,庞大的机器瞬间就会散架,被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吞噬殆尽。
如果这样,他拿这个烂摊子干什么那么多胜天员工怎么办想象着数千甚至数万人瞬间失业的景象,他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还不如立即签署文件,无偿把公司赠送给常生他们呢。这个极端的想法反而让他看清了真正的利弊。
如果可能,化敌为友是上上之策。最高的谋略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将对手的力量化为己用。
应该承认,自己对胜天没有尺寸之功,拥有它合法但不合情理。这份继承来的产业,对他而言更像是一份沉重的债务,而非资产。
于是,他让助理发布了一个告胜天全体员工的通告,说明自己和常生的关系相当融洽,外面流传胜天公的总裁意图加害董事长的传言纯属谣言,是别有用心的人想搞垮胜天的伎俩。通告的语气平和而肯定,仿佛之前的腥风血雨从未发生过。
这等于一下为常生解围了。不过此时常生内心并没有感恩戴德,他只是暂时停止了进一步的行动。他甚至因此认为余庆有妇人之仁,难成大事。在常生的世界观里,胜利者从不心慈手软。
不过余庆随后让助理给他发去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痛斥他这些时间以来对自己的种种恶劣行径。
信件详细叙述了常生每一次行动的过程,将他原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阴谋变成了一个透明的蠢事。这让常生后背发凉,怀疑自己身边有余庆无数个线眼。
余庆同时还发去了他的儿子,女儿,孙子以及还在世的三族人等的最近的生活照片。
每一张照片都捕捉到了他们不久前日常生活中最不经意的瞬间,暗示着他们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随时可以采取行动。
这些照片都是余庆通过娥英从社会上高价收购来的。余庆明确告诉常生,只要自己出了问题,照片上的那些人将在24小时内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这不是情绪化的威胁,而是冷静的陈述,反而更加令人胆寒。
这个警告一下把常生唬住了。
这意味着,现在他不仅不能加害余庆,还得千万百计不要让余庆出事。保护这个最大的对手,竟然成了他最重要的任务。命运的讽刺莫过于此。
常生承认从这几次交手下来,自己未必能把余庆打败。这个年轻人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辣和耐心。
余庆在信的下一部分则表示基于胜天当前的利益,自己将不会追查他过去的任何事情。所有的老账全部一笔勾销,但他从此后必须恪尽职守。这样大度的宽恕,往往比追责更具威力。
余庆告诉他,自己志不在胜天,只要他能坚守本份,他将依旧担任胜天的总裁,自己不会过问任何胜天的具体事务。
但是他每年必须向自己上交2000亿rb的利润,剩余部分作为奖励归他自由支配。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既是枷锁,也是奖赏。
这个条件把常生惊呆了。尽管上交2000亿rb的利润不低,但自己可以合法获得约500亿—700亿rb的利益。阳光下的财富,远比黑暗中攫取的更令人安心。
如果把现在这个团队中那些贪腐的家伙赶出去,还可以合法独占更多的利益。他承认这是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清理门户不仅能净化公司,还能增加自己的份额,何乐而不为。
不过余庆现在所用的信息传递链路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余庆的信件可以发给常生,但常生却无法向余庆发出信件。
现在他急切地想向余庆表达悔过之意以及尽忠之心,却不知如何送达到余庆手上。这种单向沟通像一种精心设计的权力仪式,强调着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最后他选择发了一封告全体员工书的通告,作为对余庆上一个通告的回应。这是唯一能被余庆“听到”的方式。
他在通告里驳斥了那些自己想加害董事长的谣言,并发誓如果董事长出现了任何意外,自己将立即辞去总裁职务,并用自己一半的家财向全部员工谢罪,从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