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发源地(1 / 3)
东好和西好进行了一次外形参数修正,同时让两个原本和她们外貌特征相同的类人姝打道回东邦去了。
至此,东好和西好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切割,草砖买卖的事彻底翻篇了。
东好全力投入寻找罗田村的居民下落了。而西好准备一切去罗田村的相关工具,诸如防护装备,必要的仪器等等。
余庆此时在仓库里暂时隐居了下来。这个仓库里面储备了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还有一套完整的信息处理设备。
他通过手表远程召唤终极办公室里的助理,一来让她尽量提供罗田村余氏祖坟的详细资料,二来让她提供老爷子在这边安排的潜伏的力量情况。
助理说,老爷子当年的东部区域很落后,所以没有部署太多力量,主要集中在罗田村。至于余氏祖坟的详细资料,据记载都保存在祖祠的两根主立柱之中,被封存在三米高的位置,左右各一,内容相同。”
余庆皱眉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祖祠的具体位置能确定吗”
“根据卫星测绘和历史记录对比,祖祠应该位于罗田村中心偏北的位置,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建筑。不过……”助理顿了顿,“由于该地区已经荒废近百年,植被覆盖严重,精确定位可能需要现场勘测。”
“继续。”余庆的声音平静无波。
“好消息是,祖坟分布的全息地图确实存放在祖祠中。只要能够取得数据颗粒,就能完整重现当年的坟区分布。
坏消息是,老爷子当年留下的潜伏力量,最后传来的信号就在石子城,之后便失去了联系。”
必须承认,在查询、归纳资料信息和处理一些程序化的工作上,类人姝的效率是人类的一万倍也不止。东好也很快查找到了罗田村的居民搬到哪儿去了。
在枫镇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后,幸存的人都迁居到石子城去了。
这些信息是东好通过当年的卫星图象归纳出来的,并没有余庆原来想象的那样困难。东好通过几百张照片比对,便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她将卫星图像按时间顺序排列,清晰地展示了村民迁移的路线和定居点的变化。最后一批村民确实在三十五年前全部迁入了石子城。
可是上次来亚都市,余庆就知道石子城的人已经全部不明缘由死亡了。这让他很快联想到:他们就是被余归一杀害的。
余归一的目的十分明确,只要罗田村的人都死了,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余氏祖坟的位置了,这样即使再有余氏后人获得了基金会分享财富的机会,他也无法走完最后的程序。
那些村民从核污染区迁移出来的,可以把他们的死归咎于不明的核事故造成的后遗症所致,隐蔽性较强。
当然,这只是推理,余庆并没有证据。但他这时候没时间在这个疑点上费精力,他得赶在余归一发现自己之前,闯一下罗田村,找到隐藏在余氏祠堂的全息地图。
那一带现在已经是禁区,人是不被允许自由进入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况且也不涉及什么重大利益,应该管得不太严了,也许只留下一个监控系统在那里自动值守。
像东好她们这样的类人姝并不会受到核辐射的伤害,因此可能没有谁去管她们的进出。自己可以穿戴好防护装备,由她们以某种方式携带进去。
西好的工作也完成得很好,不仅把防护装备配齐了,还带来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消息。在污染区还有一个宇宙观测站依然在运行,那里常年有2到3个人,因此不定期都有类人姝去那里送给养。
那些类人姝所用的装备市面上很容易找到。运送物资的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飞行器而已。余庆最近发了一笔小财,很快就弄了三个这样的飞行器,也就是三个飞行的大圆球。
两个飞行器里装的都是包裹在防辐射箱里的食物和水,氧气罐等生活物资,余庆则和东好、西好坐在另一个圆球里。准确地说是装在圆球里,因为那个东西不是为人乘用设计的。
球内空间狭小,余庆只能蜷缩在特制的防护舱内,透过厚厚的铅玻璃观察外界。
这样的物资运输工具每天来来往往很多,所以余庆他们出亚都时也没有谁去关注它。大概只用了二十分钟,他们就已经来到了罗田村的上空。
从高空俯瞰,
曾经的人类聚居区已被大自然重新占领,茂密的树木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淹没了所有的道路和房屋。只有偶尔露出的一角残垣断壁,暗示着这里曾经有人类生活的痕迹。
余庆没有让飞行器马上降落下去,而是绕着村庄十来公里范围里盘旋。他这是想直接找到祖坟在哪里,但从空中看去,
他调整着观测设备的分辨率,试图穿透茂密的树冠,但一切都是徒劳。
那些植物经过一二百年的茁壮生长,可以说早把地形地貌不经意掩饰得面目全非了。
余庆担心,即使找到全息地图,也很难辨认出祖坟精准的位置,除非当年标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