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655章朱笔轻描忠骨血,高台独咽万古灰(2 / 6)

加入书签

   然而,曹義和荀恽的热情招待,韩浩以及老兵们的沉默,同族兄弟的恳请,外加上曹氏的压力,以及想到叔父荀彧在当下豫州的艰难处境……

    他最终选择了妥协。

    他告诉自己:军堡确实夺回来了,这是最大的事实。

    至于过程如何,伤亡多大,谁指挥有功,在丞相急需胜利的大局面前,或许真的没那么重要了。追查下去,除了让所有人难堪,甚至可能引发内部动荡,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就连当事人韩浩都选择了沉默,那么他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那么,为什么韩浩,以及韩浩的老兵会沉默呢?

    因为在封建王朝之中,『申诉』,尤其是『越级申诉』,成功率太低了……

    被各种神剧所涂脂抹粉的大辫子,实际上就有一条『越级申诉』的条款——平民必须先告到县衙,越级上告就算有理也要先挨板子。板子轻一点,直接打残废,重一点的,也就物理消除了申诉状。

    甚至在大辫子所谓巡查之时,巡查官员的行程路线全由地方官安排,百姓根本见不到。有个秀才在驿馆外跪了三天,最后被以『惊扰仪仗』罪发配。

    这罪名,和『寻畔滋事』相差无几。

    在华夏历代封建王朝之中,冤案平反率少得可怜,一旦举报失败,就意味着家族世代被列入『刁民册』,彻底丧失科举、从军等上升通道……

    韩浩选择沉默,是因为他明白即便是告倒了曹義和荀恽,又能如何?

    韩浩不仅是有部曲,也同样有孩子,有家人。

    他的部曲,同样也有孩子,有家人。

    除非是『无敌之人』,否则谁敢乱说话?

    ……

    ……

    数日后,荀绍返回前线,向荀彧复命。

    他的报告写得四平八稳……

    鬼哭隘战场确有激烈战斗痕迹,曹军确曾主动进攻,遭遇伏击,伤亡『不小』,但也给敌军造成『相当』的损失。

    至于伤亡『不小』的程度究竟是怎样,以及『相当』的损失又是如何?

    荀绍没写。

    废弃军堡争夺战极其惨烈,堡墙、堡门损毁严重,血迹斑斑,足见战况之凶险。

    韩浩将军身负重伤,确系英勇作战。

    军堡现由曹将军精锐驻守,防御稳固,有效遏制了司马懿南下的通道。

    询问『多名』军校士卒皆言曹将军与荀参事指挥得当,韩将军执行坚决,将士用命,方获此胜。

    韩浩旧部伤重者多,言语不便,然亦无异议之言。

    韩浩本人也『承认』是曹義的指挥谋划。

    至于『多名』是几名,以及『承认』背后又有什么?

    荀绍同样也没写。

    在报告的最后,荀绍重点描绘了营地的卫生情况,兵卒的精神风貌,认为汝南战线的兵卒士气,因夺堡之胜有所提振云云……

    至于『卫生』如何和『文明』挂钩,『风貌』如何给『能力』为标注,这……

    并不重要。

    荀彧静静地看着,听着,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