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写得真好啊(1 / 2)

加入书签

北平市前门西大街 97號。

这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钟爱的地方——《北平文学》编辑部。

八十年代里面,《北平文学》是能够和《人民文学》爭锋的!

它也走出来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受戒》《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同样的也走出来了很多优秀的编辑周燕如、章德灵。

年轻编辑们同样是想著在这里闯出来一片属於自己的天地,小张缓缓走进入了北平文学的杂誌社里面,深深呼吸了一口气。

从门口的『投稿邮箱』取出来一些最近投稿的小说稿件。

一看又有几十上百封了。

八十年代属於文艺兴盛的年代,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很多学生都是爱看书的文学爱好者,於是投稿的人也是数不胜数的。

门口专门收拾来信的安保同志,把这些稿件都装入麻袋当中,递过去说道:“张同志,今天应该就这些了。”

小张点点头,背著这一袋子的投稿信件就往《北平文学》的编辑部里面走去。

“今天的稿子真多啊!”他感嘆了一句。

来到了编辑部里面,看著一群老编辑悠閒的喝茶,小张就止不住的羡慕,带著稿子,小张便是准备分发。

小张来到了陈红军桌前,手中拿著稿纸问道:“陈老师”

陈红军微笑摆摆手:“我今天还在改一位同志的稿子呢,过两天要发表了,你给其他编辑吧。”

小张便是继续走到其他编辑桌上。

章德灵是编辑部里面比较努力,简单来说就是最卷的那一批,所以年纪不大的她倒是编辑了不少好作品。

她笑著带走了一堆

最后还剩下一堆。

这些投稿的稿子,其实都不太受编辑部的欢迎,原因很简单,成本太大了,审核几十篇投稿的稿子,能出一篇过一审的都难啊

后面还有著二审、三审……反正一大堆流程下来,基本都是全军覆没了。

看著小张还在四处碰壁,坐在里面的老人家周燕如笑了一声:“行了,这些给我吧。”

“周老师”小张看向了周燕如,接著问道:“周老师,你手里不还有一份稿子吗”

“没事,我稍微看看这些稿子打发时间,剩下都给我吧。”

小张点点头,把麻袋里面剩下的稿子都放到了周燕如的桌子上面。这才离开了。

周燕如隨隨便便拆开一篇信封,打开稿子之后,看了一眼前面第一面,似乎有些不太满意的摇摇头。

接著她便是看向了下一页,不能仅仅凭藉一页就判生死

不行。

看完一篇又一篇,周燕如都无奈的嘆口气,她都算是杂誌社脾气最温和的老人家,也忍不住感嘆一句:

“不行,今天的质量实在是太差了!”

最后打开了一个信封,也是在这里面最厚的一个信件。

周燕如拆开之后,就见到整整齐齐的几十张稿子——背后还有一张推荐信。

“是战旗文工团的看来这封得仔细看看”

文工团也算是军人,都是有著杂誌社的优待的,毕竟社会经歷丰富,未来进步是很容易。当然也是因为这层皮加上,会让过稿简单一丟丟。

周燕如入眼的便是这篇小说的標题《落叶归根》。

嘖嘖,这有点东西。

周燕如心中暗嘆,起標题就能看出来不少作者的文学水准了,这四个字倒是提的不错,她一眼就看出来主题是『根』。

至於什么根还不知道。

第一篇,光看字跡也是不错的。李有思写得一手好字,这正楷工工整整,这些编辑部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这种稿子!第一眼就能够给人好印象,就成功了一半了。

就在这个时候,时间到了正午十二点,章德灵回头看了周燕如一眼,喊了一声:“周老师,吃饭去吗”

周燕如正看到第一段,还有点意思,便下意识回了一句:“小章,你先去吧,我把这篇小说看完。”

“行吧,周老师需要我给你带点东西回来吗”章德灵接著走过来问道,说话间也看向了稿子。

这字跡不错!她心中想道。

立意也不错……嗯……这第一页才一千字就这么高水准

章德灵隨便瞄了两眼就看出来了这篇稿子不简单。

艺术成分很高啊!至少三层楼。

她感嘆了一句:“周老师,这是哪位老师写的稿子”

“新人,在信里面隨便挑了一本……”周燕如抬了抬眼镜,手指纂成一团揉了揉眼睛,这才继续看著小说。

章德灵更加好奇了:“新人”

你告诉我这t叫新人

“应该是,李有思这个笔名没见过。”

李有思是一个老实人,他没写其他的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