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佛门葬礼(1 / 2)
佛门禪教葬礼很是繁琐,也是幸亏王浩先前就用法力將其尸体保存良好,並未出现各种异味和腐烂症状。
一般来说,禪教僧侣亡故后,弟子们先要为其浴亡,隨后给死者穿衣,抬进禪房,隨后举行入龕佛事。
第二夜便要整夜念经,再將其入龕。
第三天则是要在寢室內先举行移龕佛事,然后移龕到法堂。
移入法堂后,举行锁龕佛事,而后锁上龕盖。
接著便是举哀的仪式和奠茶汤的佛事。
再次举行起龕佛事,由法堂起龕到山门口,在这里转龕向里。
这时供香、茶汤,举行转龕佛事,鸣鈸直至安葬的地方。
到了葬处,先烧香奠茶,再行秉炬之事。
由请来的高僧拿取擬炬的小木为下火佛事。
接著付荼毗,也就是火葬。
火葬,在此界不被诸多人所认可,他们都讲究著入土为安,除却少数带有疫病之人会行此举之外,便是佛门特有的火葬法事了。
火葬后,便是收骨、拾白骨,然后安骨,迎之於其禪房里举行佛事。
当然,在其中,有些修行高深的僧人会留下舍利结晶,乃是佛门珍宝,只有晋升筑基后圆寂,才能炼化出来。
隨后便是再行起骨佛事,举骨到塔所,在塔所举行入塔佛事,这样才算入骨於墓。
从入龕到入塔,葬式繁琐,光佛事就要做十次。
火葬场外。
火葬由静虚大师主持,两位师太辅助,除去一些专门的僧人,一行人皆是在葬场外等待。
这时,空明先前照拂的一眾门人皆是掩面痛哭,觉易虽然也是悲痛,但他心知肚明自己外祖做了何事,只是微微啜泣,並未像他人一般矫揉造作。
王浩悄然出现於他身旁,说道:“真的想好了,在隨后法事做完,就加入禪教,开始修行確定不作一世人间逍遥侯”
“外祖……他做错了太多。我无力改变过去,但求能弥补万一!修行佛法,精进神通,守护一方百姓安寧,让外祖未尽之志延续!我志已决,纵万山拦路,我亦无阻!”
他自幼耳濡目染,嚮往著那普度眾生、降妖伏魔的佛门伟力,如今机缘在前,岂能因畏难而退缩
王浩凝视著他眼中那份决绝之意,默然頷首,不再出言相劝。
……
数日后,空明大师的遗骨在眾人的经声中,被安置於承恩寺佛塔地宫。
葬礼尘埃落定,静虚禪师於大保殿再次召集全寺僧眾。
他端坐莲台,不怒自威,说道:“经贫僧查访,並与雷音寺传讯商议,现委任於空真长老,为新任住持,主持寺务!”
此言一出,殿下几位资歷较深的长老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妒火与不甘之色。
然而在静虚禪师的威压之下,无人敢露出半分不满,只得强挤笑容,纷纷抚掌称贺:“恭贺空真方丈!大师真是慧眼如炬!”
“尔等心中不服哼,空真长老接过监寺一职,宵衣旰食,事必躬亲,虽性情刚直,偶有严苛,然其持戒精严,佛德昭彰,堪为表率!”
他话锋陡然一转:“反观尔等……空丸!空霍!空决!”
被点名的三位长老如遭雷击,浑身剧颤!
“尔等三人,倚仗我佛门威严,强占民田,欺压良善,甚至淫辱女信眾!
桩桩件件,罪证確凿,尔等心中可还有半分佛性”
静虚声音骤然拔高,恍若金狮咆哮,震耳欲聋。
噗通!
三人面无血色,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禪师饶命!弟子知错!弟子再也不敢了!求禪师开恩啊!”
静虚禪师眼中无悲无喜,厉声道:“佛门清净地,岂容尔等魑魅魍魎横行
今日,贫僧便代佛祖行刑,废尔等修为,逐出山门!他日因果业报,自入阿鼻地狱清算!”
话音未落,他屈指连弹,三道佛光霎时间便刺入三人丹田气海。
悽厉惨嚎响彻大殿,三人周身气息如同泄气的皮球般瞬间萎靡下去,面色灰败如土,瘫软在地,再无半分修士气象。
其余未被点名的长老,早已嚇得面如土色,冷汗浸透僧衣,忙不迭地对著静虚和空真溜须拍马,附和应声。
静虚禪师厌烦摆手,厌恶道:“聒噪!尔等虽然未像他们三人一样罪大恶极,然而心思浮躁,疏於修行,懈怠寺务!
若非念在尔等尚有几分底线,今日亦是在劫难逃!”
他目光如炬,扫过眾人:“自今日起,你们若再敢阳奉阴违,懈怠瀆职,今日这三人,便是尔等前车之鑑!”
眾长老噤若寒蝉,跪倒一片,指天发誓:“弟子谨遵禪师法旨!定当洗心革面,精进修行,不负佛祖慈悲,不负禪师教诲!”
至於这誓言有几分真心,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