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财政(3 / 3)
地盘后的后续问题。
让欧洲交税到亚洲,然后再从亚洲发工资过去欧洲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并不是那个数字化的时代。
地方有钱有粮有一定权限,才能镇压各种叛乱。
想要让汉语汉字持续百年影响到几代人,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益让地方势力扎根当地。
北极武追求的是统一的文化认同,并不是千秋万代的奴役。
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非洲,就算是家门口的安南省自立了都无所谓,只要不放弃语言文字和大致的传统习惯,就不会去打他们。
公元九年春,武王派出三百只船队下南洋。
总人数三万余人。
大船八十艘,最大的船长160米,宽约60米,排水量估计达4000吨,铁皮木制帆船结构,起名东方一号。
其余有运输马匹和物资的马船、粮船、战船、水船等辅助船只。
来自江南各地的南方商人也带着剩余的茶叶丝绸和本钱,加入了远洋队。
一场规模宏大的航海探险在很多人不关心的情况下,开启了。
征西军团向着西海推进,东方号则是带着三万人商团向东洋前进。
船上有精通各种语言的少年。
这些少年不同的是来自各个不同国家。
相同的是都属于被绑架俘虏的小孩子,拥有至少两门语言,拥有比成年人更熟练的语言学习能力。
在历史上,两个从未接触的国家想要尽快产生第一批翻译官,最好的办法就是绑架或者收养另外一方的女人小孩。
这些人通常被原来民族视作叛徒。
不论征西军团还是东洋商队,都是征服者。
北极武奠定了山农国的对外态度,尽管这些年许多人尝试更正那种暴力野蛮的征服策略,但都失败了。
山农人只会把外国人当成是被转化的目标,不会把外国人当成是贵客招待。
不论是归农省三部还是其余异族,都要融入山农族。
归农部归化部归农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上上下下根本不觉得征服别人是羞耻的事情。
而北极武动不动就灭了别人国家的行为,也让南方人觉得没必要对外国人那么客气。
不过能和平相处就和平相处,只要不进攻自己人,北极武愿意用礼物达成友好往来。
四月,山农省和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忙着耕种除草,根本不在意海洋贸易和更外面的世界。
北极武自己也不在意这点事情,就算是拿下了美洲也是给后人造福。
上一任东打高句丽西讨林邑国,修高速公路全国运河,搞科举征召工匠的是谁来着
杨广!
一想到这一点之后北极武就感觉很没意思,真不如自己吃了玩了。
好在当皇帝只是一个每天四小时的工作。
北极武就是把控方向,为了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和水果,也为了将来能快速去海边度假,于是投入了巨量的人力去修路。
在机械播种和机械收割工具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军事方面的投入极少,各地区都是乡长镇长管理,不需要专门的打手。
边防卫所基本上都荒废了,除了几十个收过路费的之外,其余都拆了当驿站用。
当兵十年没打过仗的老兵都拿了遣散费回家种地,国家不需要这种人才。
北极武的军队编入了以机械电力和火药为主的生产队里,今后的作战不再是刀剑的作战,有没有战斗力全看组织力度和对机械枪械的熟悉。
主力还是农工,但肯定是有户口的农民和工人,尤其是能驾驶维修收割机,能制造火车枪炮的那批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