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吸纳契丹人(1 / 2)

加入书签

第173章 吸纳契丹人

年关将至,武州有一个富商秦国忠来到了武州府衙前面。

“大人,我从辽人那里得到消息,东北的契丹人准备南下进攻武州!”

秦国忠小心翼翼地跪在地上,向山农人千户汇报自己最新得到的情报。

北宫定边立刻问:“消息可是真的”

秦国忠迅速抬起头回答说:“千真万确!都是过来做生意的辽人说的,今年契丹那边春寒延至五月,秋寒又来得早冻死了补救的庄稼。”

“今年粮食短缺,不少人都逃到了武州这边,或者是乘坐木筏去了胶东,契丹人别说是十万大军了,五万都凑不齐!”

秦国忠激动道:“大人一定要相信奴才啊,奴才是北原县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山农人!”

北宫定边表情复杂的看着这个老头,他是很清楚什么是山农人。

可是他和村子里其余人一个鸟样子,都不敢说的。

说出来,就是不忠。

谁敢诋毁武王,那肯定是假的山农人。

北宫定边和原来村子里的人都默契的不提这个,谁要是敢在山农人的问题上嚼舌根,就算是自己人也要打。

再说如今众人都是“正宗山农人”,谁也不敢说自己不是山农人,而是汉人胡人。

“你是什么狗屁的山农人。”北宫定边骂了一句,但也懒得计较,“我会禀告族长,若消息是真的,定会给你奖赏,有消息立刻汇报我!”

“是!奴才遵命!”秦国忠立刻卑躬屈膝地谄媚。

作为原来的汉奸,契丹人的奸细,如今成了山农人的商户,分到了山农人给的田产屋舍和经商证明,那自然就是山农人的奸细了。

契丹人断了狗粮,秦国忠自然不会继续卖命。

对山农人也没有任何忠诚可言,对汉人同样如此,秦国忠只是凭借和契丹人的联系,为自己赚了一些好处而已。

契丹人大势已去,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汉奸,都认为山农人必定会灭了契丹人!

契丹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不少契丹人主动跑来以辽人的身份加入了山农国。

北极武不排外。

杀了汉人后收汉人。

杀了蒙古人后收蒙古人。

杀了契丹人暂时没收。

杀了西夏人收西夏人。

虽然没有直接收契丹人,但是山农国确实是有不少契丹人,像是拓跋牛和武州很多本地人其实都是契丹人假装的汉人。

这些假装汉人的契丹人,如今又都假装是山农人。

山农人对自己的认知很简单,就是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衣服。

不需要会山农文字,山农人普遍不识字,更普遍不太清楚自家的历史。

这就给了奸细们提供了绝佳的温床。

辽人们假冒山农人没有任何压力。

因为都不是山农人,互相之间也不拿身份说事情,除了有户口的狂妄一些外,大部分人都和平共处。

头发颜色和长相不一样,但是能说山农话,并且不自称是契丹人鲜卑人女真人鞑靼人突厥人,基本上就没人理会,也懒得嘲笑。

契丹人的地盘苦的要死,投降的汉人跑过来打工就能吃饱肚子,自然不会再回去。

只要在官兵面前举报辽人,就能被救下来抓去各个领主的地盘干活。

过上好日子的公共户不想分去领主那里,于是北极武也默认了辽人鲜卑人的融入。

蒙古东北地区自古就不是什么好地方,环境恶劣才早就筛选出了一批能打的人。

一旦过上好日子,战斗力就会急剧的下降。

契丹人就是好日子过的太久了,再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草原上的野草要么枯死,要么冻死。

人和牲畜的日子过的都很难受,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饭,皇权内部又和汉人一样围绕着皇位争斗不休。

北极武正在办公的时候,太监走进来汇报情况。

“圣上,刚才收到了武州的飞鸽传书。”

北极武没说话,附近站岗的小孩子走过去接过了一小卷书信。

之前文朝的晋王曾经为了取乐把一群小孩子阉了后送给家长看他们的表情。

北极武接管晋州后,就把这些小孩子统一抚养,上次接家里人过来的时候也把这些养在晋王府的孩子接到了洛阳皇宫接受培训。

不光如此,和南朝关系处理好了之后,南朝人也送来了一些资深宫女太监和舞女,算是补充了洛阳皇宫的一部分短板。

毕竟皇宫内部的管理体系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些懂规矩的人在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些规矩在现代人看来是不道德的,但是在古代就很合适,也非常符合当下的人心所想。

十岁的藤禾已经认识很多字了,打开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