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重要且简短的会议(2 / 4)
不动,也不抬头。
“如果你不想说话,我们可以写字,或者画画。”林念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小女孩站在房子前,天上有一颗星星。“你看,这颗星在眨眼睛,是不是像在跟你打招呼?”
小禾的手指微微动了动。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兀响起。红灯闪烁,广播传来紧急通知:“检测到异常数据流,来源不明,正在穿透‘星辰反制网络’防火墙!重复,检测到未知情感编码信号,疑似‘静默协议’残余变种!”
林念猛地站起身,直奔控制室。
屏幕上,一条诡异的波形正缓慢爬升。频率极低,近乎次声,却带着某种熟悉的旋律结构??正是《回声之歌》的倒放版本,经过精密调制,形成一种“逆向共情场”。
“这不是攻击。”陈默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背景是疾驰的引擎声,“这是渗透。他们在用‘温柔’的方式瓦解我们的防线??播放一段听起来很治愈的音乐,让人放松警惕,然后悄悄植入‘顺从性思维引导程序’。”
王岩接道:“信号源定位在西南边境的一所私立国际学校。名义上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营’,实际注册法人是一家离岸公司,最终控股方指向十年前被通缉的‘新理性联盟’残部。”
林念盯着那条波形,忽然意识到什么:“他们不是想摧毁‘回声共同体’……他们是想把它变成自己的模样。”
沉默片刻。
“启动‘万象之核’二级响应。”她下令,“但这次不全球广播,只定向反击。我要让所有正在接收那段‘治愈音乐’的人,同时听到真实的声音??那些他们本该听见,却被系统过滤掉的哭声、质问和呐喊。”
技术人员迅速操作。三分钟后,全球两千三百六十八名正处于“情绪疏导模式”下的用户,耳机或扬声器中突然插入一段未经修饰的录音??
一位母亲嘶吼:“你们凭什么说我孩子‘情绪不稳定’?他只是在学校说了句公不公平!”
一名工人捶打着桌面:“我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连病都不敢生,你们跟我说要‘保持积极心态’?”
还有孩子的哭泣:“爸爸,你别走……你说过要陪我长大……”
这些声音如同利刃,刺穿了伪装成关怀的谎言。
与此同时,周野已接入中枢神经接口,成为这场反击的情感锚点。他的脑电图剧烈波动,汗水浸透衣衫,但他咬牙坚持。他知道,这一刻,他不只是技术节点,更是千万沉默者的喉舌。
十五分钟后,信号源中断。
那所学校连夜关闭,负责人连夜出境,但在边境被拦截。搜查发现,其携带的硬盘中存有大量“情绪驯化课程设计文档”,目标人群精准锁定为“高敏感度、易共情型儿童”,旨在培养“未来社会的温和服从者”。
新闻曝光后,舆论哗然。
但林念没有停下。她召开内部会议,提出一项前所未有的行动:“我们要把‘Born计划’升级为‘回声公民工程’??不再局限于幸存者救助,而是建立一个由曾经被剥夺声音的人组成的监督网络,直接介入政策制定、教育改革与司法听证。”
“你想让他们当‘道德裁判’?”有人质疑。
“不。”林念平静地说,“我只是想让决策桌上,多几个真正懂痛的人。”
计划推进迅速。三个月内,首批二十一名“回声公民”进入地方社会治理试点项目。他们中有人参与修订校园欺凌处理条例,有人在法院旁听家暴案件并提交情感影响评估报告,还有人在城市规划会议上质问:“你们建这么多商业广场,有没有考虑过老人和孩子的安静空间?”
他们的发言未必专业,但每一句都带着生命的重量。
而小禾,也在悄然变化。
她开始每天来倾听中心,不再说话,但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