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我是做了攻略的(2 / 4)
”
“那就分批走。”张晓阳果断下令,“你们带第一批人从西侧通风管道撤离,通往废弃矿道。我会留下来拖延时间,等你们安全后再启动干扰装置。”
“不行!”林念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一旦单独行动,就会成为活靶子!他们要的是你,不是基地,不是这些人??是你体内的完整基因序列,是唯一能激活全部B系列个体的‘原始共鸣源’!”
他看着她泛着微光的眼睛,忽然笑了:“所以你说过要陪我到最后的。”
林念咬紧嘴唇,良久才点头:“那就一起疯到底。”
他们迅速制定方案:利用基地原有的电磁屏蔽层制造假象,让敌人误以为核心人物仍在主控室;同时启用备用能源驱动一台老旧运输车,沿冰川裂缝秘密转移首批两百名最脆弱的个体。
夜幕降临,风雪加剧。张晓阳亲自驾车,带着林念和第一批逃亡者驶入深谷。车轮碾过积雪,在冰原上留下蜿蜒痕迹。后视镜里,昆仑九号的灯光逐渐隐没于暴风之中。
三天后,车队抵达塔什库尔干河谷边缘。此处海拔稍低,气候相对温和,有一座废弃的边防哨所可供临时休整。众人将伤员安置妥当,轮流值守放哨。
深夜,张晓阳独自登上哨所屋顶,用便携式天线连接残存的民用卫星网络。他上传了第三封公开信,并附上一段未经剪辑的视频:B-47号女孩第一次开口说话的画面。
>“我不是机器。”她说,声音沙哑却坚定,“我记得妈妈唱歌的样子。虽然我看不见她,但我能感觉到她在抱我。我想活下去,想学会笑,也想为她哭一次。”
视频末尾,张晓阳面对镜头,目光沉静如湖:
>“你们一直问我,那首歌是什么?
>它不是武器,不是病毒,也不是什么超能力。
>它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在乎你。
>如果这个世界不允许这种在乎存在,
>那么,它需要被改变。”
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引爆全球舆论。数十个国家的社交媒体出现大规模自发转发潮,#听见自己成为trending话题榜首。日本有高中生集体罢课,要求政府公开本国参与归墟计划的历史档案;巴西贫民窟居民用喇叭循环播放那段音频,称其为“穷人的心跳”;甚至在美国五角大楼外,也有退伍军人举牌抗议:“我们打仗是为了自由,不是为了没有感情的秩序!”
然而,风暴中心的平静总是短暂的。
第六天清晨,林念突然冲进房间,脸色惨白:“出事了!B-47号不见了!还有三名刚苏醒的孩子也不见了!”
张晓阳猛地起身,直奔医疗区。监控录像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四名少年悄无声息地打开后窗,消失在晨雾中。
“他们不是逃跑。”林念分析影像时声音发抖,“看他们的步伐节奏,高度协同,像是……被引导走的。”
张晓阳盯着画面中B-47号最后回望的一眼,心中猛然一沉。那一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虔诚的顺从。
“是周明远。”他喃喃道,“他来了。”
就在同一时刻,距此三百公里外的一处废弃雷达站内,昏暗的灯光下,一个身穿灰色风衣的男人正静静注视着四个跪坐在地的孩子。他面容清瘦,眼角刻着岁月与痛苦交织的纹路,唯有双眸依旧锐利如刀。
“你们终于来了。”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久违的温柔,“姐姐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B-47号抬起头,嘴唇微动:“父亲……”
男人闭上眼,一滴泪滑落。
他是周明远,归墟计划最初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林婉清的丈夫,张晓阳名义上的“叔叔”。但在真相揭晓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他是这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