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省长之问(2 / 4)
载体上捕捉到“共业共鸣”。
她将报告打印出来,连同新发现的线索??当年车祸现场监控录像曾存在,但于案发次日被以“设备故障”为由删除??一并封入加密档案袋,标注:“青云铬案?第二阶段”,寄往中央政法委专项督查组。
但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
三天后,省纪委通报:原青云市环保局局长赵德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通报中虽未明言其与周正华案关联,但提及“长期充当污染企业保护伞,干预司法、销毁证据”,字字如刀。
与此同时,网络上悄然流传一段模糊视频:夜间厂区大门,一辆黑色SUV疾驰而出,车牌被泥浆遮盖,副驾位置坐着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视频角落,一行小字浮现:“2008年4月3日凌晨1:17,化工厂东门监控截取,仅存37秒。”
苏晚看着这段视频,手指微颤。
这不是普通网民能拿到的东西。这是内部人冒着巨大风险送出的证物。
她立刻联系林念留下的秘密联络网,通过三重跳转通道发出一条简讯:“黑L-8973,查驾驶记录与油卡消费,重点追踪2008年4月前后三个月。”
回复很快到来,只有两个字:“**已动。**”
她知道,有人在行动。也许就是当年那个“老陈”的同事,或是某个曾被周正华帮助过的百姓,又或是体制内尚未彻底麻木的良心。
而她要做的,是让这些微弱的火种,不被黑暗吞没。
一周后,清明将至。回声馆迎来一位特殊访客??一位身穿旧军装的老人,胸前别着几枚褪色勋章。他名叫陆振邦,八十二岁,是当年川滇矿区事故的幸存者之一。他带来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写着:“矿工兄弟们的名单,不能让他们变成数字。”
“我们死了十六个。”老人声音沙哑,“可上报只写了七个。剩下九个,说是‘临时工,不算编制’,连抚恤都没有。他们的名字,连纸都没印过。”
苏晚接过日记,一页页翻看。每个名字旁边,都记录着籍贯、家庭情况、下井前最后说过的话。其中一页,赫然写着:“李春强,云南昭通人,母亲患病,弟读初二。临行前说:‘这班我替大山上,他娃刚出生。’”
她心头一紧。
张大山替班,李春强替他下井??原来这才是真相。
她立即调出群鸣数据库,将陆老提供的名单与“星火档案”比对,结果令人窒息:这九名被抹去身份的矿工,其情感频率全部呈现“被压制态”??即意识残留强烈,却被某种外部力量强行阻断传播路径。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压制模式与二十年前某位高官在任期间推行的“舆情管控技术试验”高度吻合。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林念会在笔记中写下:“有些死,是第二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第二次是名字。”
她决定为这九人举行一场“归名仪式”。
清明当天,青云湖畔搭起一座素白祭台。九盏灯依次点亮,每盏灯下放着一张写有名字的木牌。苏晚站在台前,身后是陆老、张大山、周正华的儿子,以及数十位闻讯而来的受害者家属。
她按下群鸣系统的全局广播键,声音传遍全国三百余个接入站点:
>“今天我们不念悼词,不烧纸钱。我们要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把名字,还给他们。
>
>第一位:王志国,四川南充人,妻子产后大出血,他想多挣三千块医药费。
>
>第二位:刘福生,贵州毕节人,父亲瘫痪在床,他是家里唯一劳动力。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