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十六寻龙台(1 / 2)
声如万千片青铜编钟长鸣,仿佛整座不周山都在为之震颤,於是漫天雪色拂落,云层拨散。
“原来烛照化枝的说法是真的!那是烛……唔唔唔!”
在所有人驻足痴望这等景象之时有个小丫头扒在栏杆上一脸兴奋的大呼小叫,不晓得这一嗓子喊破了多少人的问道心境。
陆清远连忙一个箭步捂住虞红豆的嘴巴,逮著她往后走,他衝著那些转过头来的人訕訕一笑:
“小女不懂事,看多了话本见此奇观一时兴奋便胡言乱语了,诸位道友见谅。”
头顶帷帽的姜浅舟也很配合地点了点头。
然后她也陪同著陆清远回到茶馆隔著一面屏风的別间里,看著他像是数落女儿般戳虞红豆的小脸:
“你乱喊什么…个二境小丫头,不怕別人那寻仙仿道的几分意境被你破了恼羞成怒一拳头攮死你啊…”
小丫头也不服气,叉著腰呢,忿忿不平地鼓著腮帮子,只不过声音小了很多:
“他们对此哪有我知道的多…乱七八糟臆想一通,保不齐走火入魔!”
姜浅舟不由得掩唇轻笑,两人便同时回眸看向她,她解释道:
“你们俩现在这样,真像父女似得…”
“那你…”陆清远这两个字说完就意识到了不对。
但虞红豆没意识到,她两手一张就扑向姜浅舟,“娘为我发声啊!”
姜浅舟愣了一下,没想到还有自己的戏份,但也没办法,毕竟这话也是自己说的嘛…
她只能是摸摸抱上来的小丫头,隔著帷帽轻纱看不清这位道姑的神色,还没等她说些什么呢,陆清远就率先道:
“这可不是我指使的啊…”
听这话姜浅舟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心中居然有点儿庆幸还好师尊不在这儿,不然若是被她知晓还有这一回目,恐怕是要提剑来。
姜浅舟再是顺了顺小妮子的毛,轻声问道:
“所以红豆方才想说什么这天地异象你知道”
虞红豆点点头,如数家珍般道:
“书上说龙吟便是如此,依据烛照化枝的传说,这位不周山山主便很有可能是烛龙,而如今…它已真正甦醒,这会儿正值大寒时节,也能论证此事。”
陆清远插了句嘴,“所以…烛照化枝这一说究竟是什么”
一大一小俩少女同时转过头来看向陆清远,虞红豆惊奇道:
“师兄你这都不知道陆家传统文学教育有待落实啊…”
这种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真有关係么…
姜浅舟坐下来解释道:
“许多年以前据说並没有不周山,真龙种那时还尚未绝跡,主座青龙之位虚位以待,那是万物生灵逐龙的时代,类同於现在人族修仙,妖族修道…”
这个道应该是指道行…
陆清远听著呢,虞红豆挥挥小手打断道:
“师姐不必说这么久远前,所谓烛照化枝,便是烛龙衔先天离火,以身化焰烧融玄冰万里,而后它身化仙山,鳞作树木,此为不周。”
这中间隔的也太多了吧…
似是知晓陆清远在想什么,姜浅舟又稍作补充:
“传言曾经苍梧界没有这么大,此地以北都是归墟界,古时忽有天星失位,混沌障气应劫生,整个北冥都冻成了墨玉棋盘,烛照化枝应对此劫。”
很玄奇的神话,陆清远第一反应是对照某些奇特天灾,然后才想起来这本身就是仙侠世界,所以搞不好这些传说实际上都有跡可循。
“所以…烛龙实际上並未逝去,便是那位不周山山主,又或者如今它才復生”
陆清远的目光转向坐在自己正对面的姜浅舟,这白丝小道姑摇摇头:
“山主本尊已经许久没人真正见过了,关於它的事大多都是道听途说,就连师尊知晓的人形模样都是听闻老前辈的传言。”
“许多年前这山中便有灵音庇佑,后来广为人知,便称其为山主,兴许是有几分传承…尚未可知。”
此时茶楼里已经没几个人了,异象横生,隱隱有著真龙现世的意味,谁还来听早就传遍的烛照化枝的传说。
大多修士都涌到街上去,陆清远瞄了眼,拜山的人连绵不绝,这大概便是传承对於此世中人的吸引力。
陆清远忽然很好奇,向姜浅舟问道:“师姐以何为道”
虞红豆愣愣地眺望著远方的山峦,不晓得在搜寻什么,自顾自道:“这还用说姜师姐定以剑入道,铸剑匣为台。”
“那是师尊之道。”结果姜浅舟摇了摇头,“我以雪入道,铸一枝白梅为台,是不是很奇怪”
这倒是意外的挺符合,虽是剑修,但相处下来也没有感觉到那般如剑的割裂,与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
比起自己接触过…好吧也没怎么接触过別家道姑,总之比自己预想的模样要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