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晨光复现民生景,使臣轻蔑起波澜(2 / 2)

加入书签

携怡红院众人,参见陛下。”

    时念领着众人屈膝行礼,声音清亮穿透殿内寂静。

    南齐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模型盒与文化册:“免礼。”

    “今日请各国使臣来,是为品鉴南齐文化信物,你们且展示吧。”

    大东率先上前,将木盒放在殿中央白玉案上,小心翼翼打开。

    修复后的“泉州民生微缩模型”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泉州港的三桅船帆用青布裁就,似要随风扬起;

    平价粮点前,几个微缩人偶排队买粮,手里的布口袋雕得清晰可见;

    蒙学班小书桌旁,坐着个捏木笔的孩童人偶,黑板上用朱砂写着“民惟邦本”四字,虽只有指甲盖大小,却字字遒劲;

    最角落的竹篮铺,屋檐下挂着个竹篮,篮沿还沾着海泥,活脱脱是泉州港东的模样。

    “各位使臣请看,”

    大东声音虽有些发紧,却透着自豪:

    “这是泉州港的民生场景。”

    “左边是咱们设的平价粮点,去年泉州粮价从二十五文压到十二文,靠的是联合州府粮铺调粮;”

    “右边是蒙学班,里面读书的孩子,都是之前买不起束脩的寒门子弟,现在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学蓝星的诗词。”

    西疆使臣忍不住前倾身子,指着眼模型里的蒙学班:

    “这孩童手里的木笔,是真能写字的尺寸?你们连这么小的细节都做了?”

    “回使臣,”

    晚晴上前一步,将《蓝星文化册》摊开在使臣面前:

    “模型是按比例缩制的,蒙学班的木笔虽小,却跟真笔工艺一样。”

    “册子里记着蒙学班的日常,比如这个叫铁头的孩子,之前跟着爹娘卖鱼,现在能背《蓝星诗词集》中的诗词,还说以后要当帮百姓办事的官。”

    册页字迹娟秀,旁边还贴着张小画。

    是陆襄帮着画的蒙学班场景,孩童们围着老秀才读书,笔触稚嫩却满是活气。

    西疆使臣看着画,忍不住笑了:

    “南齐的文化,倒真贴近平民。”

    “贴近平民?”

    一道带着嘲讽的声音突然响起。

    北徐的使臣队伍中,一人放下茶盏,瓷杯与托盘碰撞的脆响在殿内格外刺耳。

    他目光扫过晚晴和素心,嘴角勾起轻蔑:

    “本使倒想问问,这群出身青楼的女子,也配代表南齐讲解文化?”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殿内瞬间静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