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释疑虑绘新景,办地契寻工匠(1 / 3)

加入书签

    他想起在永州住的四合院。

    虽说不大,可收拾得干净,哪像眼前这废墟,看着就头疼。

    时念却没在意两人的担忧,踩着碎砖往废墟中间走,鞋底碾过瓦片,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平整的地基,泥土带着晨露的湿气,却很结实。

    看得出来这块地以前是夯打过的,而且夯打的很瓷实。

    “你们觉得破,我倒觉得好。”

    她抬头笑了,眼里的光比晨光还亮。

    “若是这里有现成的房子,咱们还得花功夫拆,费时费力又费银子。”

    “现在这样多好,省了拆除的银子,还能按咱们的想法从头建,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

    她指着地基的东边:

    “这里要建个能容纳千人的戏台,比现在的整个怡红院还大,戏台两侧留着放诗签墙,客人能随手抄录喜欢的句子;”

    “西边建读书区,分两层,下层放蓝星的诗集和故事集,上层设雅座,能更加安静看书,也适合小坐;”

    “后院留块地,地旁边再挖个小池塘,种上永州带回的莲子,夏天能赏荷,冬天能冰嬉,多好。”

    阿福和张珂源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原本荒凉的废墟,在她的描述里渐渐有了模样。

    戏台的红绸、读书区的书架、后院的荷花池,竟真的比现成的院子更让人期待。

    张珂源的眉头渐渐舒展开,却还是忍不住问:“可这收拾的银子……”

    “我问过牙行的牙人,”

    时念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盛京现在就这块地没被占,三亩多,虽然有些小,但够咱们用了。”

    “清理碎砖可以找附近的工匠,他们平时没活干,给点工钱就乐意来,还能带动周边的生意。”

    她顿了顿,想起在永州建书坊时的木工,那些人把青布荷叶做得活灵活现,心里有些痒痒。

    “至于银子,”

    时念看向张珂源。

    “昨日的营收只是开始,往后复演的收入、书坊的利润,足够支撑建场子。”

    “咱们不是要建个普通的戏园,是要建个能让蓝星文化扎根的地方,得一步到位,不能凑活。”

    张珂源这才彻底明白,他之前算的是眼前的成本,而时念算的是长远的路。

    他望着眼前的废墟,又想起昨日客人对《壁上观》《渔家女》的喜爱,忽然觉得这三千两银子花得值。

    若是新场子能建成,怡红院的影响会比现在大十倍、百倍,那些被世家垄断的文化,真的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

    而时念的心中所愿,或许也能更快实现。

    “念姐,您说的是,是我目光短浅了。”

    张珂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那我回去就算预算,清理费、材料费、工匠费,这些可都得算清楚。”

    阿福也来了劲,撸起袖子往碎砖堆走。

    “我去看看这地基结实不,要是够结实,咱们就能直接在上面盖,省得再夯土!”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