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满园归挑擂台,旧隐情初现端倪(1 / 3)

加入书签

    “念姐!”

    十六举着支刚摘的海棠花跑过来,花朵上还带着露水。

    “送给你!”

    时念接过花,想起现代公司里的团建。

    那些一起加班的夜晚,那些分享的泡面,原来跨越千年的温暖,从来都一样。

    她不是孤军奋战,这些孩子,这些伙计,这些把怡红院当家的人,都是她的铠甲。

    戏台上传来林海生粗哑的吆喝,这次是教十七《梁祝》的调子。

    小家伙还有些嫩,却弹奏得格外认真。

    “碧草青青花盛开”的调子混着孩子们的笑,像串银铃滚过回廊。

    时念笑了,推开窗。

    晨光涌进来,落在案上的戏单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字迹被晒得微微发烫。

    她忽然觉得,那些熬过夜的灯,那些费过的心思,都值了。

    后厨飘来鸡汤的香气。

    混着当归的药香,漫过戏台,漫过回廊,漫过每个正在忙碌的身影。

    吴婶的声音从后厨传出来。

    是在骂阿福偷吃鸡腿,然而那道声音里却带着笑,像颗被阳光晒暖的糖。

    翌日的晨光刚漫过春螺巷的青石板,怡红院的戏台就已腾起暖意。

    浅醉穿着精致的戏服,正跟着林海生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台步。

    水袖翻转时带起一阵风,扫过台前的青布荷叶布景,簌簌作响。

    暖夏捧着剧本站在侧台,指尖在“化蝶”二字上反复摩挲。

    新学的唱词还生涩,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时念坐在回廊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半块桂花糕,目光落在林海生身上。

    他穿着件青布长衫,袖口卷到肘弯,露出的小臂上有道浅疤。

    是去年排《三国演义》时被道具划伤的。

    此刻他正弯腰给浅醉纠正脚步,喉间发出“嗬嗬”的轻响。

    那是他嗓子坏了后说话不利索时发出来的声音,而姑娘们却都懂,那是“再稳些”的意思。

    “念姐!念姐!”

    大东的声音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带着股风风火火的急劲。

    他踩着青石板跑来,棉鞋上沾着的泥点溅到阶前,手里的布幡还在晃悠,显然是刚从外面打探消息回来。

    时念抬眼时,正见他往戏台前冲,差点撞翻暖夏手里的剧本。

    “慌什么?”

    她扬声唤住,指尖掸了掸糕屑,“姑娘们正练戏呢。”

    大东这才刹住脚,胸脯剧烈起伏着,粗声粗气地说:

    “念姐,出大事了!那大满园……大满园回来了!”

    “大满园?”

    暖夏愣了愣,手里的剧本差点掉在地上。

    她虽然年纪不大,却也听过大满园的名头。

    那是以前盛京最老牌的梨园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