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辞师(2 / 2)
解释道“水沸于恒温,人体亦自有恒温。
若以水结冰之温为基定义温度为零,水沸为极定义温度为百,则人体之恒温约三十六七之数。
学生在此刻红线铭之,是以此物可名‘体温计’,人或风寒热,其温必高过红线,高出越多,热越烈,其势越凶。
学生不能长侍老师身侧聆听教诲,只好以此三物助老师一臂之力。”
那王太医本是名医,略一思索自然明白这“温度计”
的好处。
此时行医,虽有望闻问切之术,但多凭手触额接判断,并不精准,若病人为女眷,更是不得望闻。
有了这听诊器、体温计,一来可以更加清晰、精准地确定病人心肺胸腹之音和热情况,二来纵使遇到贵女病人,亦可在不接触病人身体的情况下获得准确的病情反馈,说是医者的神器亦不为过。
更何况还有前面的显微镜这远时代认知的医学大杀器,这宝玉公子的三样厚礼简直就贵重到没边没际了!
自己还在对方的暗示提点之下研究“青霉素”
的提取,目前已经能够手工小规模制备一些,对伤口溃烂,风邪入体竟然有药到病除之妙,尤其是对刀剑伤肿疡、溃疡治疗竟如神药一般。
想到此节,王太医更加感激,竟有嗫嚅之态,许扶摇只好匆匆惜别了这位医学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