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过度操劳(1 / 2)
话题戛然而止。
秦岚清了清嗓子,强行将注意力拉回工作:
“那个……‘新丝路’项目法律文件审核不通过问题,你这边有没有其他解决方案?”
话音未落,方允指尖一推,将电脑屏幕转向秦岚,敲了敲,眸色清冷:
“软钉子,年前基本没戏。”
秦岚目光扫过屏幕,瞳孔骤然紧缩。
项目时间节点是死线,春节前必须完成所有审批程序,节后就要启动国际多边谈判。
张明宇卡在这个节骨眼上,用各种近乎吹毛求疵的理由拖延,用意昭然若揭。
“理由都合规,挑不出大错,但就是能让你跑断腿,还耽误事!”方允靠在椅背上,握着钢笔的指尖微微泛白。
秦岚重重呼出一口气,面色沉郁:
“张明宇是出了名的‘笑面虎’,背景也不简单。我之前倒是通过其他渠道打听过,他对你这么年轻就担任这个项目的首席法律顾问,似乎……颇有微词。”
她停顿片刻,目光意味深长:
“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原因。现在离春节只剩一周,项目拖不起。影响太大,巨额违约风险,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她身体猛地前倾,目光如炬:
“方允,这个项目是你负责的,现在这个局面,必须尽快解决。律所能打的牌都打光了,结果你也看到了。”
话锋陡然一转,她的语气带上明显的暗示和期待:
“你…有没有什么路子?眼下这死局……能撬动的……恐怕……”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目光紧盯着方允,意思再明显不过。
她认定了方允背后那位通天的人物,只要他一句话,甚至只需要流露出一点点意思,那个卡脖子的张明宇,甚至他背后的人,都得乖乖让路。
这就是权力的绝对力量。
方允将屏幕转回,若有所思地审视着文件。她当然明白秦岚的意思。
借赵廷文的势,碾碎张明宇的刁难,无疑是最快、最省力的捷径。
秦岚此刻的恭敬、讨好,甚至畏惧,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对这种力量的认知和渴望依附。
办公室陷入死寂,空气仿佛凝固。
秦岚屏住呼吸,紧张等待着。
终于,方允抬起头,目光清亮,声音平稳:
“秦总,项目受阻,是规则框架内的恶意刁难,利用程序和信息差拖延。但,”她一字一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须在规则框架之内。”
“项目是我负责,我会尽全力解决。明天,我会亲自去一趟发*委,面见张司长,厘清他真正的顾虑,争取年前打通流程。”
她稍作停顿,迎向秦岚探究的视线,语气清晰而坚决:
“至于家里,爷爷早已颐养天年。我先生职责特殊,不会、也不能干预具体审批流程。”
秦岚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点点头:
“也好。你和张明宇说得上话,你亲自去沟通一下,看看他到底想要什么。记住,时间就是生命线!律所资源随你调用。”
话音未落,她又快速补充了一句提醒:
“方允,你现在身份不同,做事更要谨慎周全。张司长那边……说话做事的分寸,你自己把握。那你忙,我不打扰了。”
说完,她起身快步离开,办公室的门在她身后无声合拢。
办公室重归寂静。
窗外,京城铅灰色的穹顶沉沉压下,令人窒息。
文件上那些被红笔圈出的、近乎可笑的“瑕疵”,此刻像冰冷的针,刺穿着她的专业尊严。
方允挪动鼠标,开始一丝不苟地逐字逐句核对,查找那所谓的“过时”法规号,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憋屈和无力。
组织内的暗流,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拍打在她身上,冰冷刺骨。
*
政务楼办公室,沉肃如渊。
只有文件翻页和钢笔划过纸面的细微声响。
赵廷文端坐在办公桌后,身姿挺拔如松。
但若细看,那双专注眼眸深处,似乎比往日多了一层极淡的倦意底色,如同被薄云笼罩的寒潭。
李湛肃立在一旁,正以平稳清晰的语调汇报今日的初步安排:
“下午两点,三部门联合就‘跨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储备与协同’作专题汇报,预计时长一小时四十分钟。其他时间已为您预留,处理急件和‘西南篇’报告的后续完善工作。”
赵廷文微微颔首,视线未离手中文件。
李湛汇报完,并未立刻离开,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领导手边茶杯。
杯中,深褐色的茶水浓得近乎墨色,显然不是第一泡了,且续杯的频率远高于平日。
空气中,也隐约弥漫着一丝比往日更浓郁的茶碱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