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暗示(1 / 2)
唇瓣相贴的刹那,方允脑中“嗡”的一声,彻底空白。
松柏般的冷冽气息强势侵入,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与宣示主权的意味,瞬间席卷她所有感官。
世界骤然失声,唯余唇齿间滚烫的厮磨与耳畔震耳欲聋的心跳轰鸣。
一时间分不清是他的,还是她的。
这个吻来得猝然,结束得也干脆。
赵廷文微微退开些许距离,扣在她后颈的手掌却未撤离。
壁灯昏黄的光线下,他近在咫尺的轮廓清晰。
方允在他深沉的瞳孔里,看见自己怔忪失措的倒影:
微张着唇,气息凌乱,唇瓣上仿佛还烙印着那强势的触感和清冽的气息。
赵廷文似乎被她这副模样取悦,喉间溢出一声低笑,指腹在她敏感的耳后轻轻一捻:
“吓到了?”
方允眨着眼,大脑一片混沌,宕机状态。
“好了,睡吧。”赵廷文唇角微勾,收回手前又捏了捏她柔软的耳垂。
方允如同被按下了开关的木偶,僵硬地点了点头。
她以最快速度缩回自己的领地,猛地拉起被子,严严实实盖到下巴,只露出一双湿漉漉、茫然未褪的大眼睛。
看着这“受惊过度”的纯然模样,男人唇角弧度更深,不再言语,抬手熄灯。
黑暗中,方允悄悄顺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抚上唇瓣,细微电流窜上心尖。
猝不及防的吻,余震难平。
这一夜,两人皆无眠。
*
针对“新丝路”项目环保壁垒的专题协调会,规格极高。
方允和陈宴辞一同前往参加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项目方代表、核心顾问团队依次列席,向在座的相关领导汇报应对策略和寻求支持。
陈宴辞代表法律顾问团队发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他着重阐述了利用g际规则反制其程序瑕疵的可行性与紧迫性,以及寻求高层对外交涉斡旋的必要性。
声音沉稳有力,引用法条款精准,展现了专业底蕴和视野。
发言中,他的目光偶尔与方允在空中短暂交汇,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轮到方允补充项目在东道国法律层面的具体风险点和操作细节时,她同样逻辑缜密,数据详实,对答如流。
面对领导犀利的追问,她毫不怯场,应对从容,专业素养展露无遗。
会议持续了整个上午。
最终,领导综合各方意见,原则性通过了启动法律程序和寻求对外沟通双轨并行的方案,并指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打通关键环节。
虽未明确表态,但态度已清晰可见,压在项目团队心头的一块巨石稍稍松动。
会议结束已近中午。
方允和陈宴辞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正低声讨论着刚才会议中的几个关键点。
一位工作人员快步上前,笑容可掬:
“方律师,陈律师,辛苦了。领导指示,请项目团队和顾问专家移步小食堂用餐。”
两人道谢,跟随工作人员走向*委内部的小食堂。
这里环境比大食堂清雅许多,人也少。
打好饭菜,两人找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坐下。
“上午你的补充发言很关键,把反制筹码的杠杆效应讲得很透。”
陈宴辞将筷子递给方允,语气带着真诚的赞许。
“是学长前期梳理的框架打得好。”
方允接过筷子,弯唇一笑,连日高压下的神经终于有了片刻松弛,“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硬仗了。”
“放心,有你在,关键环节不会掉链子。”陈宴辞温和地回应,语气熟稔。
两人一边用餐,一边继续低声探讨着下午需要立刻着手的工作细节。
这时,方允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食堂门口走进来。
是李秘书。
李秘书显然也看到了方允和她对面那位气质卓然的男人。
他脚步微顿,目光在陈宴辞身上停留了约莫一秒,极其短暂,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随即,他神色如常地走向打饭窗口,仿佛只是寻常路过。
方允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紧,下意识地挪开了一点与陈宴辞的距离。
陈宴辞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异样,仍在专注地说着某个法律文本的修订要点。
李秘书很快打好饭,没有停留,端着餐盘径直离开了小食堂。
从头到尾,他没有再向方允这边看一眼。
回到办公室时,赵廷文正站在窗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眉头微锁。
关于西南某省民生问题的深度调研报告,以及一份行程安排草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