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投靠国师(1 / 3)

加入书签

平成与荣王达成一致后,便压着‘叛贼’,登上巨船,回到了对岸。

荣王想将叛贼压回铁水台,平成却觉得这些‘叛贼’应该关到大理寺重新调查。

于是,矛盾再一次爆。

而一次矛盾不同上一次嘴炮,是真的要到了动刀动枪的地步了。

两人干起来的原因很简单,铁水台有荣王的人,大理寺有人偏向平成。

谁能控制这群‘叛贼’谁便占有先机。

眼见冲突即将爆,公主身旁的某位侍女突然急中生智,忙大声喊道:“王爷,公主,不若向国师询问这些人应该关在何处?国师也正巧需要有人医治心疾。”

说着,那侍女的目光转向了宋诗白。

宋诗白眼睛微睁,表情略显错愕,然而,心下却是飞快思考对策。

谢晏只是随便用个理由说说而已。

像国师那种人怎么会配合她啊!

难道,她要故技重施,再自杀一次召唤姜十三?招式一次有用,两次便没用了。

但话都撂倒这了。

该回也得回。

宋诗白抬头看向那位说话的侍女,极为恳切道:“国师确实需要有陈奉医治心疾,但现下天色已晚,想必国师已然入睡。

若是我等贸然打扰,恐怕惹怒天意。”

“天意?”

荣王对此说法极为不满,在他认知里,‘天意’只能指圣上,但是百姓却将它用在国师身上,实在令人生气。

尽管自建国来,‘天意’确实一直指的便是国师。

“国师虽为神明,但亦是余国臣民。

有事需要国师处理,她岂能袖手旁观?”

荣王沉声说道。

“有理,现下我们便去皇宫求见国师。”

平成对于此番话没有什么异议,若真有异议,也只能说荣王的措辞与语气有问题,需要改进。

国师在外没有府邸,只在皇宫有宫殿。

说来也怪,国师在余国那么重要的地位,却只有塑像,有供奉香火的庙宇,却没有自己在外单独的府邸。

而且,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两位皇子对国师的态度,一方面,十分尊敬,另一方面,又很高傲。

宋诗白从中察觉到了国师与圣上真正的冲突是什么了,而且,她有一种预感,无论谁成为了皇帝,最终都要走向与国师对抗的道路。

即便是平成,也会做出这样的抉择。

带着乌泱泱的士卒去宫外求见,看起来像是逼宫。

平成与荣王本能的让他们留守在千米之外,只带了自己的亲信去了皇宫门口等着侍卫禀告。

虽然是向国师求见的消息,但皇宫之内,所有消息变动都瞒不了圣上的耳朵,尤其是国师的事。

荣王同意寻求国师的意见,本质上还是自信圣上会帮他。

平成自然清楚‘国师患了心疾’是种粗劣的借口,但她更清楚自己是国师最中意皇太女候选人。

所以,借口什么的根本不重要,更要的是国师会满足她的需求。

在两位皇子皇女自信满满的等待消息的反馈时,宋诗白陷入了未知的恐惧与迷茫。

她清楚公主的自信,但她害怕国师故意刁难她,拆穿都知道的假借口。

届时,她恐怕会被关入大牢。

这会让她的谋划付之一炬。

同时,她也害怕国师的配合。

她究竟要如何面对国师?以一个谋杀她的身份来见她?虽然她本就打算事后去面见国师,转变阵营。

但现在去见,还是太突然了,她还没有想好措辞。

宋诗白看着面前的黑暗的甬道,脑子陷入一阵眩晕之中,险些被紧张绞杀掉思维。

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宋诗白还是回过神来,按部就班的思考接下来应该面对的场景与对话。

约是过了一盏茶功夫,宋诗白、陈奉被叫了进去。

平成、荣王反倒是被留在了宫外。

宋诗白看了一眼身旁引路之人,是四大宗师之一——方秋,也是今夜打算杀她的人。

她收回目光,沉默的看着脚下的路,谨慎地向前着,偶尔扶一下走路不稳的陈奉。

陈奉并不清楚引路的几人之中有杀他的人,他只是单纯的紧张,紧张到了好几次都腿软栽倒下去。

一路沉默,方秋像是什么事都没有生一般,将他们送到永泽殿门口,才说了句‘国师在里面等你们’,之后,便规规矩矩的站在殿门口等待。

剩下的宫人也安静的站到一旁,丝毫没有进去的意思。

宋诗白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踏入了永泽殿。

虽无人引路,但好在永泽殿规格很简单,一进去便是大殿。

宋诗白与陈奉先后踏入殿内,皆是站在殿内,低头不语。

然而,狰狞的呻吟声在空旷的大殿内格外刺耳,宋诗白想无视,但见陈奉一副毫无所知的样子,心下觉得古怪,便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于是,一道青色身影如烟如风一般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