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银杏巷的秋日暖章(3 / 4)
,时不时停下来踩踩地上的银杏叶,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像梅花一样。陈老板的杂货店就在巷口,门口摆着一个烤火炉,里面烤着红薯和栗子,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咽口水。陈老板看见他们进来,笑着迎了上来:“你们来得正好,刚做好的南瓜饼,还热乎着呢,快尝尝!”
“好啊!” 林夕和晨光异口同声地说,说完相视一笑,眼里满是默契。陈老板把南瓜饼端上来,金黄的南瓜饼上撒着一层白芝麻,看起来就很有食欲。林夕咬了一口,外酥里嫩,南瓜的甜味恰到好处,甜而不腻,满口都是香气。“陈老板,您的南瓜饼比外面餐馆的还好吃!” 她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好吃就多吃点!” 陈老板笑得合不拢嘴,又转身从烤火炉里拿出两个烤红薯,“这红薯是我昨天刚从乡下买的,甜得很,你们也尝尝。”
吃完南瓜饼,晨光主动帮陈老板收拾了碗筷,林夕则坐在烤火炉边,小心翼翼地翻看今天画的画,生怕弄坏了。晨光走过来,坐在她身边,看着画纸上的场景,轻声说:“等银杏叶全黄了,我们一起去巷尾的河边写生吧?我听说那里的秋天有很多芦苇,风吹过的时候,芦苇荡会泛起金色的波浪,很漂亮。”
“好啊!” 林夕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抬头看着晨光,他的眼睛里映着烤火炉的光,暖暖的,像盛着一整个秋天的温柔。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晨光的时候,他还是那个在会议室里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 CEO,而现在,他却成了能陪她一起看秋景、一起画画、一起吃南瓜饼的人。这样的转变,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却又无比庆幸。
下午的时候,巷里的邻居们提议一起在巷口捡银杏叶,用来做书签。李爷爷找来了几个竹篮,陈老板拿来了剪刀和彩色的绳子,孩子们则跑回家拿来了彩笔和贴纸,一个个兴奋不已。林夕和晨光也加入了进来:晨光负责捡银杏叶,他挑选的叶子都格外完整、金黄;林夕则和孩子们一起,在银杏叶上画画、贴贴纸,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画出好看的图案。
大家分工合作,不一会儿,竹篮里就装满了金黄的银杏叶。孩子们在银杏叶上画了小金鱼、花蝴蝶、小猫咪,还歪歪扭扭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林夕在银杏叶上画了老银杏树的枝桠,还在旁边写了 “银杏巷的秋天” 几个小字,字体娟秀;晨光也拿起彩笔,在银杏叶上画了一只纸鸢,说是要纪念春天和林夕一起在巷口放纸鸢的日子,画面温馨。
“我们把这些书签送给来银杏巷的客人吧!”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手里的银杏书签,大声提议。大家纷纷点头赞同,李爷爷笑着说:“好啊,这样一来,更多人就能知道咱们银杏巷的美,知道咱们巷里的热闹了。”
捡完银杏叶,大家又一起在巷口的老银杏树下拍了张合照。照片里,每个人都手里拿着一片银杏叶书签,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秋阳洒在他们的身上,温暖又惬意。林夕看着照片里的自己 —— 身边是温柔的晨光,周围是熟悉的邻居,每个人的眼里都满是笑意,心里忽然充满了强烈的归属感。她知道,这里就是她的家,是她无论走多远,都会心心念念想要回来的地方。
傍晚的时候,夕阳渐渐西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来,给银杏巷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像是童话里的世界。巷子里的银杏叶还在随风飘落,一片又一片,像是在为这美好的一天画上圆满的**。林夕和晨光一起走回画室,雪团跟在他们身后,时不时停下来嗅一嗅地上的银杏叶,尾巴高高翘起,看起来格外开心。
回到画室,林夕把今天画的《银杏巷之秋》挂在墙上,和之前画好的《银杏巷之春》《银杏巷之夏》放在一起,看着三幅画作,心里满是成就感。晨光帮她烧了热水,泡了两杯菊花茶,淡淡的菊花香弥漫在画室里。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喝着温热的菊花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时光静谧而美好。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银杏巷见面吗?” 林夕忽然开口问道,眼里带着笑意。
晨光想了想,笑着说:“当然记得,你当时正蹲在巷口画老槐树,我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树枝,打扰了你,你还瞪了我一眼,那眼神像只生气的小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