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学生(3 / 3)

加入书签

唐朝。

李世民心想,制定规矩的人,有点高看大学生了。感觉大学生像是能在考场睡过去的人。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说道,“就算去找高二学生替考,也不能去找大学生替考啊。”

朱元璋心想,大学除了学习总是有气无力,其余都是一身牛劲。

(用户:好离谱的规定。谁敢找大学生替考吗?我好奇真会有大学生去替考吗?)

(用户:真有大学生去替考过!)

(用户:啊!大学生替考,这不是明晃晃的诈骗吗?)

(用户:初中生,拥有超绝的体力。高中生:智力巅峰。拥有超绝的智力。大学生:只有颠和疯。)

(用户:自己考试上个本科稳了,找大学生替考,上个专科稳了。)

(用户:大学生替考不行,但是他们吃烧烤很行。)

宋朝。

苏轼心想,这后人真是有意思,居然怕大学生替考。他感觉大学生都可能在考场上睡着了。

三国。

曹操心想,后人对大学生的期待很高啊。

(用户:大学生高考可能不行,但是大学买东西很行。一提卫生纸才花4.6元,叫声姐,我挨个教。)

(用户:我室友下课都能把手机落教室,她这种人要去考试,岂不是能把自己落考场了。)

(用户:我宣布这是大学生最被看起的一次。)

(用户:高考交最后一科试卷时,交的不只是卷,还有脑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