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政哥儿,别睡了!(2 / 3)
门之人生如露亦如电。”
“另外,还有一个妙法便是以不朽之物,取代有限之生涯。譬如以【诗书传家、著作不朽】消解个人生命之局限,用【薪尽火传】比喻智慧传承,这也是契合今日这个场合的破题。”
“当然,也可老老实实遵循最基本的意境,那就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这上面衍生,但这个破题思路,对在场这些年轻人而言太难,写不出佳作。”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心头也在琢磨着要是自己处在场中那几位的情况下,应该以什么思路来应对。
比起这些人,纯粹的看客们就要轻松得多了。
“你们说谁会赢?”
“这还不简单,我觉得不是聂锋寒就是李仁孝!”
“啊?”
“虽然他们是外邦人,但咱也要就事论事,文会就谈文采,就凭他们横扫中京城的本事,谁能比得过。”
“你这人嘴上念着公正,实则屁股很歪啊!照你这说法,不应该是齐政吗?他把聂锋寒和李仁孝都赢了啊!”
“可不是么!不论是之前的【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还是方才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个不是绝世佳作?”
“你们莫急,听我狡辩哦不,解释。关键是齐政年纪小啊!看他那样子不过十六七岁,他凭什么写得了这么深邃的诗啊!”
而这,也是凌岳和卫王两个“粗鄙武夫”的担忧。
齐政固然文采出众,诗才无双,但他终究太年轻了,写得了这么深邃的诗吗?
周坚虽然不是武夫,但粗鄙程度比起卫王和凌岳也不遑多让。
不过,他比二人好的地方在于,他对他的政哥儿,拥有着近乎无穷的信心。
他看着齐政,在心头暗自喊道:政哥儿,我相信你!
此刻的齐政,也在思量着。
要拿出一首怎样的诗句来才切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很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也尚可;
但这些都是已有的诗句,没法用。
他能用的,只有宋及以后的诗句。
而且,自己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角度去破题呢?
他微闭着眼睛,正思索着,耳畔便响起了聂锋寒清冷的声音。
“学生交卷。”
几乎是同时,李仁孝温和的声音也同样响起。
“学生交卷。”
四周瞬起惊呼。
果然这两个外邦人实力还是厉害啊。
明山先生亲自上前收下二人的答卷,先交由一旁的小吏誊抄出来,而后将原稿交给了孟夫子。
这一次,他却暂时并未张贴二人的答案。
因为上一关的讨论中,有人提及了抄袭的问题,故而在请示天德帝和孟夫子之后,紧急修改了规则,待众人都交上作品之后,再一并公布,免得剽窃诗意或者字句,对先交卷之人不公平。
聂锋寒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