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朔州赈灾(二)(1 / 2)

加入书签

户部调集粮食的速度很快的,尤其是赈灾这种事情上。

毕竟,以前因为赈灾钱粮调拨延误,沐津可是砍过一次四十多个官吏的脑袋,其中有两个的三族成年男丁被诛杀,其余的全都流放岭南了。

狄浔带着第一批赈灾粮迅速赶到了朔州遭灾最严重定北郡的边宁县。

发放赈灾粮自有份表示,朝廷不会放弃灾民。

一碗碗黏稠的咸菜粥迅速发放了下去。

“肉干大概还需要多久调运过来。”狄浔看着身边的吏员道。

这个吏员的嘴唇已经起皮了,声音都有点嘶哑道:“回阁老,还需要八天的时间,附近能调集的肉干都已经收购一空了。”

旱灾有了明显苗头后,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官府就组织地方商人去没有遭灾的地方采购粮食肉干,但问题是,朔州并不是粮丰之地,再加上还是边州,大量的粮食还要用来供给边军和地方禁军,能够用来赈灾的粮食本地压根就难以提供。

“赶紧催一催,没有肉,人恢复起来是很慢的。”狄浔道。

“是,阁老。”

大虞现在对于赈灾已经有了一套心得了。

初期赈灾以粮为主,这个时候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到了后期肉和油要跟上,不然的话,人们的身体恢复起来是很慢的。有肉有油,再加上充足的粮食,那恢复起来极快,灾民们后期爆发疫病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本地的药材够吗?”狄浔看向另外一个吏员道。

“回阁老,本地的药材还算充足,不过,少数药材需要赶紧从外地调拨,库存恐怕只能维持十日。”这个吏员答道。

“把缺口大的药材赶紧列个名单上来,本相立即安排!”

“是,阁老!”这个吏员也赶紧离开去忙了。

看着赈灾的粥棚,狄浔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没想到,这次的旱灾竟然如此严重!

正当狄浔继续巡视的时候,一个校尉打扮的人匆匆走了过来,见礼后道:“阁老,互市那边出大事了。”

“说!”狄浔紧张起来道,该死的,别是有大规模的马匪来了吧。

“回阁老,昨晚傍晚时分,一伙三百人左右的马匪突然袭来,但被守卫击退。今日一早,又有一股两百人的马匪袭来,但也被守军击退。”校尉赶紧道,“经过对尸体的搜查,守卫中的高车人认出,这些是高车汗国北部的一些部族。”

狄浔心中冷笑一声,果然,高车的一些人按捺不住了。

“朔州大旱,恐怕抽调不出兵力。”狄浔思索了一下后道,“你去告诉互市的校尉,保护好互市即可,万万不可追击。”

“是,阁老!”校尉匆匆离开了。

冷哼了一声,狄浔双眼微眯看向了北方,高车人,慢慢蹦跶吧,这个借口,可是你们自己送上来的!

等到以后大虞禁军的刀子砍过来了,你们可不要抱怨无辜啊。

有了狄浔的坐镇,以及及时调运过来的大量粮食,朔州遭灾的郡县迅速安宁了下来。

同时,随着大量药材以及抽调的医生赶到,疫病刚有起来的苗头就给迅速压了下去。

“所有灾民都有吃到明年第一季收获的粮食了吧。”狄浔看着定北郡太守何伟道。

何伟恭敬地道:“是的,阁老,粮食都已经到位了。”

狄浔叹口气道:“这定北郡,就没有办法修什么水利吗?”

何伟无奈道:“定北郡就只有几条小河,还只有夏季才有点水,别的时候除了下雪外,就是底部能是湿的就不错了。”

“平时喝的水能满足吗?”狄浔继续问道。

“这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打井打个五六丈深就有水了。”何伟道。

“五六丈深才能有水?”狄浔很是吃惊道。

“五六丈深还算是浅的,有些地方要打到十丈深才能见水。”何伟低声道。

“走,去村里看看。”狄浔开口道。

坐上马车,狄浔一行人很快就赶到了最近的村子。

没有进村子,狄浔就是在田野里走着。

“这里的田,是不是只能种粟和荞?”狄浔蹲下身,抓起了一把土捻了捻后道。

何伟点头道:“是的,阁老。除了粟和荞,其余的粮食在这里基本上种不了,就算能种,收上来的粮食还没下去的种子多。”

“这里有什么矿吗?”狄浔问道,“哦,本相差点忘了,朔州这里多煤矿。”

“是的,阁老。”何伟接话道,“朔州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煤。对了,最新还发现了两口油泉,用来烧火的是真不缺。”

狄浔点点头,心里有点数了。

“对了,有没有试过挖池塘存水?”狄浔接着问道。

“试过,没用。”何伟苦笑道。

要是挖池塘有用,早就用上了,也不至于一点水利都修不起来。

“那是你们挖的池塘太小太浅了。”狄浔很无语道。

狄浔也是在朔州待过的,虽然没待太久,但对朔州还是比较了解的。

朔州这里的地很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