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真的是昏君?(1 / 2)
看着眼前的诏书,沐津很是郁闷。
能不郁闷就是怪事,沐津是打算安安心心发展个两三年的,结果朝廷可不给他沐津安生。
这不,朝廷给沐津下了诏书,讨伐不臣服的楚赤国。
说真的,讨伐不臣沐津其实不郁闷,郁闷的是楚赤国所在的地方。
按道理说,楚赤国让西南边军去更好办,让自己一个藩王节度使去是什么意思?
虽说自己离楚赤国确实比西南边军近。
将诏书送到安南节度使府去,出征的准备就交给葛栩、苏塘和苏坪三人了。
然后,沐津就去找蔺琛老丈人商议了。
蔺琛闻言叹道:“根据以往从朝廷探取的消息来看,十有八九,应该是太子的建言了。当然,贤婿你过往的表现也是功不可没。”
“这和我过往的表现有干系?”沐津很是不解道。
“因为贤婿你上书过请求朝廷派遣官吏并取消安南节度使府!”蔺琛很是郑重道。
“就这么简单?”沐津皱了下眉头还是不解道。
“就是这么简单!”
沐津想了想,也是,一个不贪权不恋栈的节度使,远比那些不识好歹的节度使好得多。
就在沐津想要回去的时候,蔺琛突然开口道:“贤婿,你说陛下,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说昏君,但又昏得不彻底;说明君,听说父皇登基的前十年,可是中兴了一波。”说真的,沐津对于沐辰这个当爹的,也是五味杂陈。
“是啊,想当年,老夫我就是在那十年打下了赫赫威名!”蔺琛叹道,“当时,左相柴威、右相苏耀两位老大人,可是天下一等一的贤相,真的是让人怀念。”
沐津也叹了一口气,不过,这个所谓中兴却没有惠及到南凉县。
可惜的是,这个所谓中兴,在柴威和苏耀相继过世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岳父,平楚赤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听了沐津的话,蔺琛的双眼中闪过一丝怀念,然后开口道:“大虞西南八藩属国,就是楚赤国最不安分。当然,这也和楚赤国的位置有关。从西南边军主要驻扎地出发,要经过至少两个藩国才能去攻打楚赤国,而从南凉县出发,则只需要经过一个藩属国就行了。
再说了,南凉县靠着的两藩属国,这些年因为你大力搞商贸的关系,道路都修得不错。用贤婿你这个安南节度使,对朝廷来说是最划算的。”
就在这时,一个仆役过来道:“大王,苏家来人了。”
沐津微微蹙了下眉头,看向蔺琛道:“岳父,和小婿一同前往如何?”
回了王府,到了大厅,发现来客竟然是苏家族长苏烁最小的儿子苏思。
“见过……”
没等沐津开口,苏思就开口道:“殿下,您还是直接称呼我苏思吧,毕竟我比您还小一岁呢。”
苏思在苏家是典型的年纪小辈分大,谁让族长苏烁当年是年纪小辈分大,而苏思又是苏烁的老来子。
和很古板的父亲苏烁不同,苏思是典型的谁都能谈得来的那种人,也并不计较辈分什么的,更愿意按年龄来分大小。
“殿下,草民此番前来是毛遂自荐的,王府幕僚可否有草民一个位置?”苏思笑眯眯道。
“为什么不是节度使府?”沐津奇道
要知道,王府是沐津的私官,可不是节度使府里面吃官粮的。
苏思笑了笑道:“节度使府里面太累,王府里面轻松。”
沐津想了想道:“王府记事如何?”
苏思愣了下,没想到沐津竟然会给自己这么一个位置。要知道,王府记事可不是一般的位置,那是藩王的绝对心腹才能担当的。
简单来说就是,王府记事掌控着王府的所有隐秘。
“多谢主公信任!”苏思郑重起身一礼道。
沐津赶紧起身回礼。
两人落座后,苏思沉声道:“主公,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河北和江南的叛乱一直拖到了现在都没有平定?朝廷,似乎是无所谓的样子?”
“记事请讲!”沐津正色道。
“很简单,朝廷是故意的。”
“故意的?”沐津和蔺琛对视了一眼,不可置信地异口同声道。
“其实,最开始不是故意的,只不过朝廷确实也有消耗河北和江南世家实力的想法,所以在第一次平乱的时候,就让河北和江南世家出身的将领领兵去平叛了,而且,带的禁军也是以河北和江南人为主。”苏思道,“但是,在第一次平叛大败后,朝廷意识到,短时间迅速平叛有点难了。”
“是啊,老夫当时是好几次上书,请求带兵先平河北叛乱。相比江南,河北之民更加悍勇,远比江南难对付。但是,陛下却是将老夫的奏章全给驳回……”说到这里,蔺琛皱起了眉头,显然还是不甘。
“蔺老国公,陛下真的是昏君吗?”苏思问道。
蔺琛沉默了半晌后才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