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龙身在水龙头在岸(2 / 3)
在众多连成片的坑泡子上,那坑泡子就像大地脸上不规则的伤疤。
坑泡子里的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出刺眼的光芒,那光芒如同细碎的金子在水面上跳跃。
黑乎乎的水出刺鼻的味道,那味道像是腐烂的生物混合着化学物质的气息。
一阵风吹过来,直入鼻孔,马腾龙眉头一皱,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孔,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担忧。
“马经理,这片水域本来是历史上黄河泛滥,决堤溃水造成的。
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干旱少雨,水量减少,就形成了一片一片的水泡子。
但是,这也是一块非常大的湿地。
待会我们站到山顶上可以一览无余。”
鹤云天向与自己并肩站在湖岸的马腾龙介绍到。
他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仿佛也被这眼前的景象影响。
“周边有没有污染企业排放污水?”
马腾龙问。
他的目光在湖岸周围扫视着,试图寻找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有几家小型的个体企业在排放。
这些企业都是无审批手续的,已经列在拆迁之内。
这里的污水主要还是生活排放。”
鹤云天解释到。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毕竟这些问题都是开前需要解决的大麻烦。
“清淤工程可不小,简直用浩大来形容。”
在一旁的孙玟旲插嘴说。
他拿着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快地记录着什么,时不时地抬头看看那片水域。
“是的。
清除的淤泥一部分可以回填到凤凰山。
另一部分用来制作建造高尔夫球场的土山。
清淤之后,联通黄河,引黄河水注入。
内通外联,变死水为活水。
这样吧马经理,我们开车沿着湖岸转一圈,看到的更能直观一些。
由于历史上湖水逐渐退却,湖岸也在逐渐生变化。
也正是由于湖水退却,几处湖岛突出了水面,形成了大小不一的陆地。
有的岛被人选择了居住地,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个村庄。
有的岛被开垦了土地用来种庄稼。
不过呢,这次瑞龙湖周边的所有村庄都在搬迁之列。
清淤之后,引黄入湖,会有个别小岛可能被淹没。”
鹤云天讲起瑞龙湖的历史,娓娓道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马腾龙能更好地理解。
“岛要保留。
无论大小,无论村庄还是农业用地都要保留。
村庄里的古建筑能保留的更要保留,必须因地制宜在岛上设计内容。”
马腾龙听到岛要被淹没,急的直嚷嚷。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深知这些岛屿和古建筑都是未来旅游开中独特的资源。
“李教授的设计方案上保留了几个岛。
当然,马经理,如果需要更多的岛,清淤过程中可以堆积出来,人工造岛,用以将来你们设计内容。
至于设计什么内容,什么项目,还是要贵公司来决定。”
“嗯嗯,我们要细细考虑考虑。”
马腾龙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湖面上,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李来春载着几人沿着湖岸走走停停。
那辆黑色的汽车在坑洼不平的湖岸道路上缓慢行驶着,车窗外的景致不断变换。
马腾龙、孙玟旲又是记录又是拍照。
马腾龙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仔细地记录下每一个观察到的细节,孙玟旲则用专业的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着湖岸、水泡子和村庄。
最后,几人又到了几个即将拆迁的村庄里走了一圈,村庄里的房屋大多是老旧的砖瓦房,有些墙壁已经斑驳脱落,村里的小路狭窄而曲折。
整个过程转下来用了将近两个小时。
随后,几人不顾辛劳,马不停蹄地登上凤凰山。
凤凰山脚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木高大而茂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脚下的泥土有些松软,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路边盛开。
山上的空气比瑞龙湖畔清新了许多,隐隐还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马腾龙深吸了一口气,他感觉这里似乎更有开的潜力,心中对这个项目又多了几分期待。
鹤云天在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介绍:“马经理,孙秘书,这凤凰山虽然不高,但山上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不少。
山上有一些古老的山洞,传说以前就有不少隐士在里面居住过。
道观,寺庙以前都有的,而且香火很旺。
奈何日本人侵华战争的一把火把所有的建筑都烧了。
当然,这些都可以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来开。”
马腾龙和孙玟旲一边听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