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二郎回来了(2 / 3)

加入书签

请裴孔目主持。”

    “武某欲在梁山周边,凡我梁山势力所及的村庄,效仿‘五功’分田之法,将土地分予那些无地、少地的寻常百姓。”

    裴宣一生在官府为吏,见惯了官吏贪墨,豪强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

    何曾想过,这梁山泊竟能行此石破天惊之举?

    裴宣抱拳躬身道:“裴某在饮马川时,听闻寨主竟有如此胸怀,要将这恩泽惠及山外万民。”

    “自古以来,只闻官府盘剥,强人劫掠,何曾见过有占山为王的,肯将土地分与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寨主此等胸襟,此等大义,裴宣是打心底里敬佩!”

    说罢,竟是深深一揖!

    武植连忙上前扶起,笑道:“裴先生言重了。武某不过是想让跟着我梁山的百姓,都能有地种,有饭吃,不受冻馁之苦罢了。

    这分田之事,繁琐复杂,非有德行、有才干、有担当之人不能为。武某思来想去,唯有裴先生,能担此重任。”

    他目光诚恳地看着裴宣:“不知裴先生,可愿为梁山,为这周边万千百姓,挑起这副担子?”

    裴宣闻言,只觉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他本就是个刚直不阿,心怀百姓之人,只因官场黑暗,报国无门,这才郁郁不得志。

    如今武植此举,正中他的抱负。

    “哈哈哈!”裴宣仰天一笑,“寨主如此信任,看得起裴某,此等利国利民之大事,裴某若再推辞,岂非枉为七尺男儿。”

    “裴宣,愿为寨主效犬马之劳,主持分田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武植大喜过望,“有裴先生主持此事,乃是周边百姓之福,亦是我梁山之福。”

    接下来,武植便与裴宣,并武松、孔明、孔亮以及问询赶来的军师朱武等人,围坐一处,就着这“均田”之事,仔细商议起来。

    从如何丈量土地,如何登记户口,如何根据人口、劳力分配,如何处理原有地主田产,如何防止日后兼并,桩桩件件,都细细剖析。

    裴宣不愧是“铁面孔目”,于律法文书、民情世故皆是精通,提出的诸多建议,皆切中要害,令武植等人都很佩服。

    一番计议,直说到月上中天,总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章程。

    武植见状,当即朗声道:“来人,备酒!今夜,定要为裴孔目、邓飞、孟康三位好汉接风洗尘。也为我梁山即将施行的大计,提前庆贺。”

    一声令下,早有小喽啰飞奔而去。

    不多时,大厅之内,酒肉飘香,灯火更胜。

    梁山泊上,但凡有些头脸的好汉,听闻寨主请来了三位新头领,且其中一位“铁面孔目”裴宣,即将主持为百姓分田这等开天辟地的大事,无不精神大振,纷纷前来拜见庆贺。

    阮氏三雄、张顺、童威等水军头领,听闻那“玉幡竿”孟康原是船匠出身,因替朝廷监造花石纲船只,受了提调官的逼迫,这才愤而杀了提调官,流落江湖。

    如今上了梁山,正有用武之地。

    几人都是水上的行家,一见如故。

    阮小二性子最是爽直,端着酒碗便凑到孟康身边:“孟康兄弟,俺听闻你原是船匠出身,最善造船?”

    孟康见是水军头领,亦是豪爽一笑:“略通一二,不敢称善。”

    “哎!兄弟过谦了!”张顺也凑了过来,笑道,“我梁山泊水军正要大展拳脚,日后船只修造、更新换代,可都得仰仗兄弟了。”

    童威更是拉着孟康的手,亲热道:“孟康兄弟,来来来,咱们哥几个好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