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二月二(1 / 1)

加入书签

二月二。

龙抬头。

天刚蒙蒙亮,杨家村的不少村民已经拿着簸箕和各种瓦罐瓦缸来到了林安芝家门口。

众人动作十分统一。

先在林家宅院门口认真磕几个头,然后争先恐后从随身携带的容器里掏出一把草木灰开始撒。

以林安芝家的大门口为,村民们一边撒草木灰,一边往自家方向走,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

“……小姑奶奶保佑………”

“……小姑奶奶来我家…小姑奶奶来我家……”

“……求小姑奶奶来我家……”

村民们一路撒着草木灰回到各自家中,然后又用草木灰沿着自家房子外墙撒了一圈。

这是东河省不少地区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时的独特习俗,名为“撒灰引龙”

在家中撒上一圈形似长龙的草木灰,寓意把龙请到家中,可以带来吉祥好运。

原本的“撒灰引龙”

,人们只需在自家房子外墙撒上一圈草木灰就算仪式完成,但架不住今年多了林安芝这个“真神仙”

龙抬头的前一天,村民们聊起这事时,一致认为请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龙”

该换一下,还是请他们小姑奶奶最实在。

于是,第二天,众人起床后都抱着草木灰先往林安芝家门口跑。

有些走偏的“撒灰引龙”

结束后,村民们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草木灰。

村民们拿起家中木锨,开始用草木灰在自家院中围成一个个圆圈。

圆圈中间被家中掌事的人小心放上五谷杂粮和硬币,象征粮食囤和钱囤,寓意五谷丰登,财源滚滚。

这个习俗叫“打灰囤”

林安芝起床时,自家院子里也出现了几个由草木灰组成的圆圈。

这是林大平夫妻俩一大早弄的。

但夫妻俩只打了这个“灰囤”

,并没有“引龙”

这是夫妻俩昨天特意商量琢磨过的。

“撒灰引龙”

,他们闺女这身份,万一真引过来咋办?

谁知道引过来的“龙”

跟闺女以前关系好不好?万一不对付咋办?

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先别引了。

林安芝背着手和大毛二毛一起好奇打量着前院图案的时候,谢秀兰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瓷碗走了过来。

“安安,娘刚炒的料豆,你先垫个嘴,蛋羹马上就好了……”

不知道料豆是什么的林安芝踮着脚伸手想去接亲娘手中的瓷碗,但谢秀兰却笑着侧过身。

“小心烫,安安你跟大毛二毛接着玩,娘喂你……”

已经过了四岁生日,过了年算五岁,按虚岁能当六岁的林安芝看亲娘还把自己当三岁孩子宠,虽然脸颊不好意思地泛起了红,但心里却甜滋滋一片。

“娘,料豆是啥?”

林安芝轻轻拉住亲娘的衣角,软着嗓音转移话题。

谢秀兰满脸慈爱地蹲在自己闺女面前,温柔地解释道,“料豆就是豆子花生啥的,今个二月二,咱村家家户户都要炒料豆吃的……”

一边说,谢秀兰一边往自己小闺女嘴里放了两颗泛着油光的黄豆。

“这个叫金豆开花,是丰收的好意头,所以大家伙在今天都会炒豆子吃……还有你爹用草灰弄得这些,也都是想图个好兆头……”

看闺女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自己,好像对自己所说很感兴趣,谢秀兰笑着摸了摸怎么都看不够的小闺女,接着又说了好几个关于二月二的吃食。

除了炒料豆,还有龙须面,龙鳞饼,食龙头。

吃龙须面,寓意长寿和好运。

吃烙成龙鳞状的煎饼,称为“龙鳞饼”

,寓意吉祥。

还有猪头肉,猪头肉被称为“食龙头”

,寓意鸿运当头。

这些吃食都是谢秀兰最近听村里人唠嗑说起的。

这些年,村里人在二月二顶多能吃上些用沙土炒熟的料豆,至于其他吃食,就算是年景好的时候也没几个人舍得这么张罗。

谢秀兰一一说完几种代表着好兆头的吃食,灶房那边也传来林大平的喊开饭的声音。

林安芝诧异地看向亲娘,“爹也在灶房?”

谢秀兰笑眯眯一把抱起小闺女,“你爹给你擀面条嘞……”

面条?

林安芝看了眼怀里捧着的料豆,瞬间想起亲娘刚才说的代表着长寿好运的龙须面。

心中生出某种预感,林安芝有些呆愣被一路抱到饭桌上。

坐到自己独属的加高座椅上,看着面前丰盛地有些过份的早餐,预感成真的林安芝心里又酸又甜。

除了平常爱吃的蛋羹,谢秀兰刚才所说的几种好兆头吃食,一个不少,都在饭桌上。

昨个就在做准备的谢秀兰夫妻:今天的好兆头,有一个算一个,我闺女一个不能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