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章 十年后(2 / 3)
…”
李文娟看着面前的空旷,小声喃喃道。
秦建国也微不可闻地叹了声。
看着四人都盯着面前空地呆,林大平难得开口解释了两句,“这块地方大,村里小孩都喜欢在这片跑着玩,所以这些年就一直空着了。”
关于这片空地,林大平有时候想起来也觉得挺神奇。
这片空地在村子最中心位置,按理说在这块盖个啥都是顶好的。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些年,无论是谁家申请宅基地,还是村委会想找地方弄公家的东西,竟然从没人打过这片地的主意。
最关键的是,这么些年,因为盖房地头问题没少起矛盾的村里人对白白空着的这么大片地方,也同样没一个人有意见。
当然,一想到谁要把这块地方占了,林大平心里第一反应也是股莫由来的抗拒。
四个都纷纷步入中年的知青照例在空地前默默祈祷了一会,然后迅调整好心情跟林大平聊起其他事情。
秦建国主动关心起林大平的药田,“林叔,您药田最近怎么样,累不累?”
“咱们身体是最重要的,林叔您不管地里活计还是生活上有啥事都随时跟我们说,可千万别把我们当外人。”
于学武紧跟着接话。
林大平摇摇头,“药田事不多,年初省里面给药田里安了好几个说是新科技的检测仪,很好用。
上个月雨水多,我还没察觉,省里就来电话让我开沟排水。”
李文娟惊讶地眨了眨眼,“还有这种东西?”
“应该是土壤监测仪,”
肖婉柔轻声解释,“检测仪的数据会直接传到省农科院。”
林大平有些感慨地点点头,“对,是叫这个名,现在国家高科技真是越来越多,以前谁能想到我们普通农民也能用上这种好东西……”
秦建国笑着道,“林叔是市里重点扶持的种植示范户,还一直跟省农科院有合作,有前沿技术优先选在林叔家药田测试很正常,以后还会有更多好东西的。”
作为省计委的处长,也是“安辰”
项目的一员,秦建国知道的比说出的要多的多。
林大平确实是市里省里重点扶持的药材种植示范户。
花国每年获得各类补贴的农户成千上万,林家的补贴款项在系统中显的毫无特殊之处,也很合理。
但背地里,上面对林家的帮助扶持远不止这些。
林家承包的药田,其种子、化肥、农药均由县农技站以“试验示范”
名义免费或按极高比例报销。
林大平只需承担很小一部分的成本。
林大平承包的药田则最早一批被纳入“省农科院远程监测系统”
,土壤墒情,作物长势都被实时监控。
一旦出现异常,省农科院专家会“主动”
联系县农技站,提供“恰好”
的前沿技术指导,确保稳产高产。
销售方面,林家药田产出有祝咏志的港资企业兜底,价格永远高于市场一成。
(祝咏志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照顾林家人,十年前正式认了林山根和王大花做干爹干娘。
这些年,有着多方支持的祝咏志生意做得极大,在花国改革开放后不仅积极投资内地,每年还会雷打不动来杨家村住上一段时间。
)
日常生活方面,林大平一家的生活也被几乎方方面面都被用心照顾着。
林家老宅在十年前就被列入““地方特色民居保护修缮计划”
,“新农村建设试点户”
,由政府全额出资每三年进行一次维护修缮,确保居住舒适安全。
市医院最好的全科医生与林家结了对子,提供上门巡诊服务,所有常规药品免费。
每年会安排林家全体成员至市一级医院进行全方位健康检查,费用由“省医疗科研项目-长期健康追踪”
经费覆盖。
林家成员如遇重大疾病,还可通过隐藏的紧急联络机制,直接启动省级医疗资源,确保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疗。
所有医疗费用,包括手术,住院,任何药物,均由“国家特殊人才医疗保障基金”
承担,林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林家还是村里批通天然气,通网络的家庭,均以“新农村建设试点户”
,“新产品下乡试用”
的名义优先安装,费用减免。
物质基础做到尽可能的覆盖后,上面对林家人的社会关系精神层面也没有忽略。
林大平早些年被树立为“科技兴农带头人”
,“县级劳动模范”
,林山根王大花也被评选为“德高望重老人”
,这都让林家人在在村中享有极高声誉,很受尊重。
专项工作组还会定期审查与林家有关的社会信息,确保其家庭情况不会成为公众焦点,维护其平静生活,有外来人员对林家产生的好奇,则会有相关部门以合情合理的理由进行温和的干预和引导。
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