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临世 - 陈远的窒息感(1 / 5)

加入书签

    昆仑总控中心,巨大的立体星图悬浮在中央,如同精密编织的神经脉络,勾勒出太阳系防线每一处能量节点、引力陷阱和空间哨站的实时状态。幽蓝与暗红的数据流在星图背景上静静流淌,象征着修复与警戒。距离那场与阿瑞斯军团的惨烈胜利,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小时,柯伊伯带边缘漂浮的金属残骸仍在诉说着那场冲突的残酷,修复工作在全线争分夺秒地进行。空气中弥漫着高强度运算后特有的臭氧味,能量导管低沉的嗡鸣,以及一种劫后余生的、紧绷的寂静,仿佛整个昆仑都在屏息凝神,等待着下一波未知的冲击。

    陈远坐在他的弧形分析台前,被三面环绕的动态信息屏包围,光符在他深度近视的镜片上跳跃。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精准地调取、比对、演算着如瀑布般流淌的数据——能量逸散谱系分析、空间结构稳定性评估、敌方单位行为模式残骸解析、非欧几里得几何扰动监测……他沉浸在这种由逻辑和秩序构建的世界里。科学是他的铠甲,用以抵御超自然现象带来的认知冲击;也是他的罗盘,在光怪陆离的“神话现实”中寻找可以理解的航向。

    理事会成功“说服”了庄子、佛陀两位先贤的“道理”显化,击退了希腊神域的攻势,这让他一度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对抗“神权”的方法——并非依靠蛮力,而是以更高维度的、源自东方文明精髓的“道理”,去化解或覆盖较低维度的“神力”规则。这甚至让他对未来的“神域接触”抱有一丝谨慎的乐观。

    但此刻,一种莫名的不安,像冰冷的蛛网,悄然缠上了他的脊椎,让他后颈的汗毛微微竖起。

    “异常参数。”他低声自语,眉头锁成了一个川字。视线聚焦在星图边缘,一片原本被视为安全缓冲区的寂寥宙域。那里的空间曲率读数正在发生无法用任何已知物理模型解释的微妙变化。不是剧烈的扭曲,也不是空间撕裂的尖锐信号,而是一种……“平滑化”。仿佛宇宙粗糙的、充满随机性和涨落泡沫的背景纹理,正在被某种无形的、拥有绝对意志的力量强行熨平,抹去所有不必要的褶皱和杂质。

    “报告,C-7扇区,空间曲率出现非自然收敛,能量背景辐射……正以违背热力学定律的方式,趋于绝对零值波动。”他接通了直连指挥层的加密通讯频道,声音努力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但语速比平时快了半拍。

    李靖的身影出现在主控台的战略全息影像中,面容沉静,但眼神锐利如鹰。“具体描述,陈远博士。判定依据。”

    “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能量攻击,也非物理实体入侵。从模式识别来看,更偏向于……底层规则层面的覆盖或重写。”陈远迅速调出他刚刚构建的临时分析模型,将一串复杂的参数曲线投射到共享视野中,“您看,该区域的光速常数、精细结构常数、甚至普朗克常量等基础物理参数,正在发生极其细微但高度一致的定向偏移。它们都在朝着一个……更‘简洁’,更‘统一’,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数值收敛。这违背了宇宙学原理和量子场论的基本假设。”

    他的解释被骤然加剧的异变打断。

    没有耀眼夺目的能量爆发,没有震耳欲聋的空间震波。那片遥远的宙域,像是被滴入了无形净水的墨池,开始以一种违背常理的方式“澄清”起来。原本深邃的、点缀着遥远星光和星云尘埃的黑暗,迅速褪色、淡去,转化为一种均匀、柔和、无法用任何色谱定义的“光”。这光并不刺眼,甚至带着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却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正确性”与“终极性”,仿佛它才是宇宙诞生之初就该有的、唯一的底色,此刻只是回归了本来面目。

    紧接着,一种“感觉”穿透了昆仑基地厚重的物理合金屏障、多层能量护盾以及基础的精神防御滤网,直接作用在基地内每一个具备意识的个体的心智层面。

    不是通过鼓膜震动传递的声音,却形成了清晰无比、带着无可抗拒权威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直接烙印在灵魂的认知核心:

    “我是初,我是终。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凡渴慕的,我将赐下生命水的泉源,白白饮喝。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