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6 / 7)

加入书签

,你得干一点实事。我们看丁三的“闻法欢喜”,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讲完快乐以后我们要讲到解脱了。

    古德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你想追求快乐,当然就是修福报;你要从障碍里面解脱,那当然就是智慧。一个人落入了烦恼业力的障碍,福报是救不了你,所以,有些人有福报,但是他没办法脱离障碍。诸位!福报是很脆弱的,因为它没有化解障碍的能力,它没有这个能力,它只会让你快乐。但是这个快乐遇到“石头”,那福报就不管用了,这就是智慧的问题了。所以,要快乐,那当然靠福报;要化解障碍,就靠智慧。

    我们来看看极乐世界的智慧是怎么获得的。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讲到智慧就讲菩萨了,就是随顺他的心中的好乐。众生各有各的好乐,各有各的念想。你喜欢什么样的法,你喜欢修禅定,他喜欢修智慧,你喜欢亲近十方诸佛。凡夫在修学智慧,各式各样的方向,那么都没关系,“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解脱,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解脱。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叫作须达长者,他几乎是所有长者里面最护持三宝的。须达长者成就初果以后,成就四不坏信,他就发愿,所有的比丘来跟我乞求东西,我一定满他的愿。你要一个钵,我就给你一个钵;你要一杯牛奶,我就给你一杯牛奶。但是古时候的家宅是很大,它有外院跟内院,他怎么知道比丘来了呢?刚好他外院的地方有一棵树,上面有一个鹦鹉。这个鹦鹉经常看到主人供养穿黄色袈裟的比丘,看久了也就习惯了。所以,一旦穿黄色袈裟的比丘来到门前,这个鹦鹉就飞到后院说:“比丘来了!比丘来了!”长者须达就走到前院去,问尊者你需要什么?就给一个什么。

    有一天,大智慧的佛陀在入三昧的时候,看到了这只鹦鹉当天晚上生命即将结束,要被一只狐狸给吃掉。但是这个鹦鹉对僧宝是有功劳的,所以佛陀就叫阿难尊者说,你明天早上赶快去须达长者的地方,为鹦鹉说四圣谛法门。所以,天一亮的时候,阿难尊者就衔本师的慈命,来到了须达长者的门口。这个鹦鹉一看到,就想要飞到后面去告诉须达长者。阿难尊者说:“你下来,你下来,我今天是找你的。”这鹦鹉就从树上飞下来,阿难尊者就为它说法。

    他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讲了三遍。这个鹦鹉听了以后,它有善根,起大欢喜,就绕着这个树,绕了七匝,然后就念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念了七遍。到了晚上果然被狐狸给吃掉了。吃掉以后,很多比丘就觉得有点不忍心,就问佛陀说,这个鹦鹉帮助我们做了不少事,它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了呢?佛陀说,这个鹦鹉因为闻法的关系,生到四天王天;四天王天死了以后,又到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在诸天的快乐里面辗转七次;最后一生变成人,自己在山中打坐,证得辟支佛果。

    善根力不可思议。一般来说,从畜生道一出来能够生天,这已经是个奇迹了。但是它的善根力会不断地引导它,从快乐里面慢慢地引导它趋向圣道。为什么?就是听闻佛法。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在娑婆世界也可以听闻佛法啊。但是诸位!你再注意一件事情,我们再看看这四个字,极乐世界的佛法叫作“自然得闻”,还是“自然”这两个字。

    诸位!你求来的佛法跟“自然得闻”还是不一样。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极乐世界是佛陀的功德来跟大家分享的,所以它本身是大般涅槃,它本身就带有佛的功德的等流的力量。佛陀其中一个功德叫作普门示现,“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说,佛陀说法跟我们法师说法可是不一样,他一个音声出去会产生不同的义理,他会自动调整。你这个人现在喜欢听业果,他就变成业果的道理让你听到;同样在一个座位上,有的人这个时候适合听到无常,他就听到无常。所以,极乐世界在座的,大家同样在听闻佛法、同样在享受五尘的时候,这个听法的情况叫作普门示现。娑婆世界不是这样,在娑婆世界你跟法师学习,我们只有一个门,我可没那个本事普门示现。你要是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随缘了,就这样子了。

    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凡夫的菩萨,我们只能讲通途性的佛法,原则上是这样。吸收以后你们各自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