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3 / 9)
现出原形:第一个,苦。深明苦谛。第二个,放弃主宰,你没办法去掌控它。这个妄想对你没好处的,你自己去惹尘埃的,本来无一物,你自找的。而你找了这个妄想,它不断地变化,它给你痛苦,让你不得自在。所以,我们慢慢慢慢化解我们的盲点,我们认为它是快乐的、是长久的、是自在的这种概念就消失了。消失的时候,这个妄想对你的引导牵动力就降低了。
诸位!“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临终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从娑婆世界的业力跳脱出来,稍微念几句佛号,就往生极乐世界了?而有些人就没办法从娑婆世界的业力里面跳脱出来?不要说念佛了,他从过去都走不出来。当然有些人说,因为我业障比较重啊!不是你业障比较重,是因为你妄想打太多了。这跟妄想有关系呀,诸位!
我再讲一次。业力,当你造了以后,它是种子位,它是一个种子,它没有主动攻击你的力量。你不刺激它,它不会主动攻击你的,是你去惹它了!如果业力有主动的攻击能力,那没有一个人可以往生,带业往生也不成立了,那每一个人都要消业往生。那就惨了,那净土宗就不是一生可以成就了。业力虽然可怕,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主动攻击你的力量。它没办法主动攻击你,必须要你去刺激它,它才会转成现行。
那么什么东西刺激业力呢?就是你的颠倒妄想。诸位!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坚固的颠倒妄想。不是你一般的妄想,你日常生活里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妄想跟你临终没关系,那没关系的。有一种妄想,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数数现行”,几乎每一天都会出现一次的;第二个,它出现以后,你几乎没办法控制它,“深生好乐”。诸位!这个妄想,请你小心。如果你不用无常的智慧来调伏它的话,临命终可能就是因为它把你留到娑婆世界了,你今生就功亏一篑了,你再多的佛号都没有用。
我再讲一次,生死业力只能带走。你不能够说,我先把它激发起来,我再跟它拼了。激发起来你就完了!所有往生一定是带业的,没有人把业力激发起来,没有。所以,不要激发业力,你就必须注意你过去的人生那些美好的回忆,这些颠倒妄想你要小心。它曾经是你的美好的回忆,但是如果你不处理,就变成临终往生的障碍。就这么回事儿。而这个东西没有人可以帮你处理。阿弥陀佛是法界身,但是他的功德,也只能够在你念想的时候加持你。如果你念想不正确,他是没办法加持你的,他必须要“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所以,诸位!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要去刺激业力。你不要刺激业力,你就要注意你内心有很多坚固的颠倒妄想,要注意,要慢慢把它消灭掉,而不是一昧地逃避。如果说,我打这个妄想,我就转念念佛,结果你是如石压草!你平常可能压得住,临终你就压不住了。所以你必须面对它,用智慧去观照它,让你看到它的真相,它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快乐,其实它是无常、苦、无我的。
这是第一点,就是我们过去在人生的美好经验当中捏出了这些颠倒妄想,一定要让它调伏下来。
第二个,我们怎么开创我们的未来。那当然这个就是假观了,赖耶缘起。中道的思想,所谓真空妙有,就是假观。这个假观,它一定要借相修心。我们前面的调伏也是一个相,但这个相是从感受、妄想、执取,自己捏造了一个假相。而现在这个极乐世界的相是一个新的相状,一个来自于名号功德的皈依相状、来自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好乐相。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降低生死的业力,一方面要加强往生的愿力,就是往生的念想。那么这两件事情,都要安住在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里面,去走出过去、开创未来。这个是平常的功夫了。
临终的正念,基本功: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这个佛号是安住、是调伏的状态。安住,就像夏莲居老居士说的:“生本无可恋,死亦无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他对生死看破,本来就没有生死;虽然没有生死,它有如梦如幻的颠倒想,就是调伏的问题了。正常情况,你如果处于不调伏的状态,弥陀是不会现前的。阿弥陀佛只有一种情况会现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也就是说,你要让阿弥陀佛现前,你自己要在安住、调伏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走出过去,你根本没有未来可言,你的人生只是辗转相续,把今生的因缘再相续下去。
举一个例子。佛印禅师有一天在河边经行散步,突然间有一个女子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