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o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 / 2)

加入书签

日子的,不能看着同胞受难啊!”

一位抱着孙子的阿姨立刻接口:“主任,咱们社区搞个募捐吧!

我家里还有些孩子穿小了的厚实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我这就回去收拾!”

“对!

我捐一百!”

一个穿着工装、刚下班的中年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钱不多,是个心意。”

旁边开小卖部的老板也爽快表示:“我店里的方便面、矿泉水,我捐二十箱!

给救灾的人垫垫肚子!”

在北方一所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会主席站在食堂门口的台阶上,拿着扩音器向过往的学生呼吁:“同学们!

我们或许不能亲赴灾区抗洪抢险,但我们的小爱汇聚起来,就是灾区同胞急需的一顶帐篷,一床棉被!

让我们用青春的热忱,温暖远方受灾的家园!”

有学生自组织起来,在捐赠点帮忙整理、登记,忙得满头大汗却干劲十足。

各地的捐款、物资开始像小溪汇入江河般,向着指定的接收点集中。

在某铁路货运站,负责调度的工作人员对着电话大喊:“对!

优先保障往河南山东的救灾专列!

把所有其他不太紧急的货都给我往后挪!

篷布?篷布必须盖严实了,路上绝不能淋湿一件捐赠物资!”

装卸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贴着“我们同在!

老乡加油”

、“风雨同舟”

标签的物资快而小心地装上车厢。

这些箱子里,来自全国各地。

当这些凝聚着全国爱心的物资,历经辗转,终于抵达部分受灾严重的乡镇时,带来的不仅仅是实用的帮助,更是巨大的精神慰藉。

在一个临时设立的物资分点,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农领到一袋来自千里之外的大米和一件厚实的棉大衣时,眼眶瞬间就红了,他紧紧抱着物资,对着负责分的工作人员,声音沙哑地连连道谢:“谢谢…谢谢你们…还以为今年这个冬天难熬了…谢谢各地的好心人…”

旁边一位大婶领到了崭新的被褥和孩子们用的文具,抹着眼泪对同伴说:“他婶子,你看,国家没忘了咱们,这么多好心人记挂着咱们…这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这难关,咱一定能过去!”

负责接收和分物资的当地干部,看着眼前逐渐堆积起来的各类援助,以及村民们脸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也深受感动。

一位乡镇书记对着前来协调的上级领导感慨道:“领导,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刚开始那会儿,看着泡烂的庄稼,我这心里真是凉透了。

现在看到这些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东西,看到老乡们脸上的笑容,我这心里又热乎了!

这不仅仅是东西,这是力量啊!”

诚然,面对如此广阔受灾面积和巨大的损失,这些分散而来的援助,摊到每个具体的灾区、每个受灾家庭头上,或许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但是,当来自天南地北、素未谋面的无数人,都将关切的目光投向这里,都将微薄的力量汇聚于此,那种“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的力量便开始显现。

它或许无法立刻抚平所有的创伤,也无法瞬间弥补所有的损失,但它确确实实地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他们并非在独自承受苦难。

他们知道,在自己身后,站着无数伸出援手的同胞,站着强大的祖国。

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如同阴霾中透出的缕缕阳光,虽然暂时无法驱散所有的乌云,却足以照亮前路,温暖人心,给予他们擦干眼泪、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

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也因此注入了更多人性的温度与团结的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