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萧和可比商鞅!曹操慌了:刘备(3 / 4)

加入书签

;“楚公,这府兵制和均田制,当真如伯温为楚公量身所创,亮以为当即刻商定细则于三州推行。”

    “亮相信,伯温这两道奇制,不出一年便会大有成效,令我们国力倍增,北伐讨灭伪魏,兴复汉室指日可待也!”

    萧和嘴角微扬。

    就凭诸葛亮那一句“为楚公量身打造”,可见他已看出了自己未曾明言的那一层意思。

    这均田制,老刘可以推行,曹操却不行。

    无他,北方的士族豪强实力太强了。

    北方的士家实在太多了,什么弘农杨氏,太原王氏,河清崔氏,颍川荀氏…

    天下顶级望族,九成皆出自于北方。

    你曹操说是唯才是举,可麾下的重臣,哪个不是士族名士?

    这些士族豪姓们,趁着天下大乱,百姓逃亡,哪个不是趁机兼并侵占土地。

    你曹操想搞均田制,想令那些豪姓们不得兼并土地,想把土地赐给那些流民穷鬼,你手下那帮士族们能答应你?

    所以,曹操看起来手段霸道,时不时杀几个名士,装模作样敲打敲打一下士族,实则不敢从根本上限制士族的扩张。

    南方则不同,士族豪姓虽然也有,顶级士族却远不如北方那么多。

    取荆州一战,蔡氏和蒯氏荆州两大豪姓被灭,江东士族又被孙策收拾了一波,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整个南方三州,实际上是没有可比肩荀氏那样的顶级大族,士族的整体实力,也远未达到能左右国策的地步。

    这样一种局面下,老刘要推行均田制,还需要看士族的脸色不成?

    所以说,这均田制和府兵制,正是为老刘量身打造。

    刘备再无顾虑,一跃而起,欣然道:

    “孤意已决,就用伯温之策,于我荆扬交三州之地,即刻推府兵与均田之制!”

    刘备决议已定,当下责成萧和牵头,会同诸葛亮,鲁肃等众谋臣,商定出了两制细则,于三州推行。

    数日后,诏令由应天发出,向三州士民宣布了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

    与此同时,甘宁,文聘,丁奉等水军诸将,则奉命率水军自泗水,涡水等北上,袭掠伪魏淮北诸郡。

    于是在淮水一线,楚魏两国,展开了互相“抄掠”之战。

    今天你魏国骑兵下淮南,掠我一千丁口,明天我水军登陆淮北,掳走你两千男女,你抢我夺,谁也别想占便宜。

    当边郡战事不断时,在三州之内,则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推行两制。

    均田制最先推行,从南郡至丹阳,从南阳至长沙,从九江至会稽…

    数以万亩的弃田,被收归官有,分赐给了百姓。

    紧跟在均田制后的,便是府兵制推行。

    随着数十座鹰扬府建立,成千上万得官府赐田的青壮民夫,登记入册,成为了府兵。

    世人皆将这两制推行,称之为萧和变法!

    而至入秋后,楚军兵力便增长了近三万有余。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楚国国力已是大增。

    秋末之时,楚国推行两制的详细情报,终于送往邺城,摆在了曹操的案头。

    …

    魏公府。

    正堂上位,曹操正眉头深锁,仔细审视着手中那份情报。

    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捏着帛书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