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萧和,加封太尉!魏楚再战,既为南北之争,更为新旧之战!(2 / 4)

加入书签

万计的青壮农夫,加入到了府兵之中。

    楚国的国力,正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增长。

    而刘备称王,推行科举制的消息,很快也由应天的细作,送往了千里之外的邺城。

    …

    邺城,王宫。

    “萧和这个妖人,竟然能创出科举制这等选官之法,当真是匪夷所思。”

    “这个妖人,还有什么是他不能的吗…”

    曹操将手中那份科举制的细则,狠狠的扔在了地上。

    说实话,当看到这科举制的一瞬间,他就有点后悔了。

    此制,既能将选官之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又能给士家豪姓们开辟一条明确的出仕通道,还能不分士庶,尽收身怀真才实学的英才为国所用。

    简直是完美的万世良法!

    这科举制,不比陈群的九品中正制香一万倍?

    只是现在后悔为时已晚。

    九品中正制已推行,魏国的军制也随之调整,在原先的世兵制之中,加入了私兵制。

    简而言之,原先的世兵制之下,士卒皆从兵户中挑选,兵为国有。

    私兵制之下,则允许士族豪强们,将自己的佃客部曲,名正言顺的编为官军。

    只是这些兵卒,名义上顶着魏军之名,实际上却只隶属于大大小小的豪姓所有。

    你魏王想要调动一支军队,你的诏令不管用,只能通过发令给统领这支军队的豪姓武将,方能调动这支军队。

    这般兵制,与当年东吴的兵制,倒是极其相似。

    曹操做出这样的让步,那也是没办法。

    你不放权,这些士族豪姓们,凭什么贡献出自己的门客僮仆为兵,为你浴血而战,死保你曹魏江山?

    “众卿!”

    曹操收起了怒意,压下了悔意,目光扫向众臣:

    “今孤已进位为王,九品中正制也已推行,我大魏已从青徐之败中恢复元气,兵势复振,上下齐心。”

    “现下大耳贼竟敢僭越称王,实为大逆不道,罪该当诛!”

    “孤欲尽起大魏之兵,再次挥师南征,讨灭伪楚,一统天下!”

    “诸卿若有伐楚方略,尽可说来。”

    他要与楚国再次开战!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他自然是心如明镜。

    此制之下,非得是一位铁腕强势的君主,方才能压制得住士族,掌控得住大权。

    换上一位弱势平庸的君王,便极易被满朝的士家公卿架空皇权,沦为摆设。

    这是曹操绝对不愿看到的。

    他辛苦开创的曹魏基业,岂能给士家做了嫁衣?

    他必须要趁着自己还身强力健,伐灭楚国,一统天下!

    天下一统,外敌尽除,他才能腾出手来改制革新,重定选官之法。

    到时候,把萧和的科举制拿来一用也未尝不可。

    所以,在进位为王后不到一月,曹操便要急着起倾国之兵南下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