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五胡乱华,罪在此制!刘备:孤谋万世,绝不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2 / 5)

加入书签

p; “臣没有看错,楚公能看出臣此制的初衷,当真是雄才伟略,英明睿断。”

    陈群顺水推舟一番吹捧,尔后拱手慨然道:

    “楚公若能推行此制,不仅可将楚国贤能尽数心入囊中,还能争得魏国贤士之心。”

    “此消彼涨之下,楚国必人才济济,而魏国则将人才日渐凋零。”

    “楚公讨灭魏国,一统天下,岂非易水到渠成,易如反掌?”

    刘备心头一震,眼中精光涌动。

    人才!

    关键就在于这两个字。

    放眼天下,没有哪路诸侯,比他更能体会到人才的至关重要了。

    当年为什么失徐州,为什么颠沛流离十余年,屡战屡败,不就是因为麾下严重缺乏人才么。

    直至请得诸葛亮出山,乃至后来遇上萧和这盖世奇才,他方才能一飞冲天,终有今日之势。

    人才这种好东西,对一个君主而言,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今他已有萧和,诸葛亮,庞统等一众王佐之士,若再用这九品中正制,将散落天下的人才统统搜罗一空,一统天下可不就是易如反掌了么?

    “伯温,你看长文这九品中正制,孤可推行否?”

    刘备却强压下了兴奋,并没有即刻拍板,转而询问萧和的看法。

    毕竟这选官之法,关乎国之根本,岂能轻易决断。

    陈群目光也转向萧和,手捋着细髯,眉宇间皆是自信。

    似乎他在等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神人,也如刘备那般,对自己这份杰作予以一番盛赞。

    “陈侍中这九品中正制,确实是革除了察举制的弊端,乃是短时间内可见成效的选官良法。”

    萧和先是予以肯定,却话锋忽转:

    “不过依臣之见,若楚公推行此制,从长远而言,此法却会令君权旁落,令我大汉有亡国灭种之祸!”

    刘备脸色骤然一变。

    陈群也大吃一惊,脸上的期许自信,瞬息间化为骇然惊异。

    亡国灭种!

    这四个字,如雷霆万钧,着实是令他惊到了。

    “萧军师,你这话就危言耸听了吧。”

    “你既称群此制,革除了察举之制的弊端,乃选官任贤的良法,怎又说群此制竟能令大汉亡国灭种?”

    “萧军师,群实不明白你到底是何意?”

    陈群眉头皱起,当即不满的质问道。

    刘备亦是一脸惊奇,忙问道:

    “伯温,你此言何意?”

    萧和却神色平静,不紧不慢道:

    “人才所能称之为人才,首先要识字断文,博览群书,通晓古今。”

    “寻常百姓多目不识丁,这人才自然只能出于豪强士家之中。”

    “楚公若推行陈长文这九品中正制,短时间之内,确实可从豪强士家中,发掘出众多贤能之才,为楚公所用。”

    “可依臣之见,这九品中正制之中,却埋有两个致命的隐患,一为定品,二为中正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