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以技换技(1 / 2)
“唉,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相处。”
“结果你这伙子不识货,听好了,我叫华子仙!”
就在张贤兴奋之际,皮肤晒成咖啡色的钓鱼佬叹了口气,然后又挺着胸脯做起了自我介绍。
“啥?”
“你叫华子?”
“我还叫玉溪呢!”
张贤被这钓鱼佬逗笑了,这起的是啥名字啊。
“什么华子!”
“华子仙!”
“当代医神华子仙,没听过?”
华子仙眼珠瞪得溜圆,气呼呼的道。
“呃,后面还有个仙啊!”
处于亢奋情绪之中的张贤倒是漏听了一个字,而在对方强调了“当代医神”这个头衔之后,张贤倒是也想起来了,京城的确有这么一号人物,据是医圣华佗的第66代传人。
前些年老爹带着张招娣四处求医,便想找这位当代医神,但对方每周只出诊两天,根本就抢不到号,后来张东山在黄牛手里花五千块买了个号,结果那黄牛贼缺德,把张东山领到了“山寨货”那边。
当时华子仙太火了,就有人动起了歪脑筋,高仿了他的诊所,一些黄牛为了赚钱便把人往假神医那边带,反正见过真神医的人也不多,何况许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当初张东山都不知道自己被骗了,还是后来“假神医”团伙被依法处罚的事上了新闻,张东山才知道他花五千块天价挂号费见到的人是个赝品。
这破事张东山每次想起来都要骂几句,万万没想到,张贤今天竟然见到正主儿了。
“你真是那个当代医神?”
张贤将信将疑,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何况这咖啡色的老头儿看着也不像是精通医术的样子。
“身份还有假的?”
被质疑身份的华子仙气的胡子都撅了起来:“你要不信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医学科学奖、白求恩奖、华国医师奖,我都拿过,网上有相片。”
听他这么,张贤当即在网上搜了一下“华子仙”的名字,有关他的新闻报道和相片全都跳了出来。
张贤找了一张正面照和面前的老头儿比对了一下:“嗯,颜色有点对不上。”
“那些记者拍照的时候美颜了!”
华子仙翻了翻白眼。
“这样啊......”
其实除了肤色对不上,面前的老头儿和张贤搜到的相片还是非常相似的,基本可以肯定他就是那个号称“当代医神”的华子仙。
“现在信了?”
“伙子我跟你,想跟我学医的人从这儿能排到大兴机场,以技换技你赚大了!”
华子仙撇了撇嘴,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在本领域的崇高地位,平时别人见到他那都是恭恭敬敬的,包括一些手握大权的高官。
结果张贤这个毛头子却是“有眼不识泰山”。
“行吧,那咱们就来个以技换技。”
张贤正愁平白无故就学会了针灸这个事不好解释呢,这真是一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有了华子仙这个挡箭牌,以后自己就算是华佗的第67代传人了,会点针灸不过分吧!
“不过先好了,我擅长的领域是中医,这可比西医难多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多而杂,想要学好少也得几年,对你的毅力是不的考验,要是你自己半途而废的话,可跟我没关系!”
华子仙贼着呢,什么以技换技啊!
想跟自己学中医,先把《中医入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全都看熟了再。
光是这打基础的一步,大部分人就自动放弃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医生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而能把各种医学典籍吃透并灵活运用的中医就更少了,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中医好,中医牛哔,但好的中医医生却太少了。
“刚才你你擅长针灸,我就想学针灸。”
“学针灸也要先把基础打牢,我发你一份儿书单,你先自己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着华子仙掏出一部手机和张贤加了微信好友。
“嗯,我也发你一份书单,你也先看着!”
张贤哪能不知道华子仙的心思,他当即也拟了一份书单发了过去。
“学钓鱼还要先看书?”
华子仙人麻了,他点开张贤发来的书单看了看。
《钓鱼入门与技巧》《鱼类行为学与钓鱼技巧》《钓鱼饵料配方与制作大全》《台钓实战技法》《黑坑钓鱼实战宝典》《水库钓鱼技巧》......
张贤发给他的书竟然比他发给张贤的还要多!
“老华啊,360行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门道,这钓鱼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