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给王母作诗(2 / 5)
而“瑶台”,更是王母所在之宫殿。
故而,此《清平调·其一》之诗,既可以看作是对杨贵妃美貌的极致赞美,亦可视作是对王母的崇高礼赞。
又或是李白借王母之名赞美杨贵妃,言其美貌能与天上的王母相媲美,尽显其倾国倾城之姿。
而现在这个时候,没杨贵妃,也还没李白。
那么此诗就仿佛是专门为王母所作,将她的美貌与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这首《清平调·其一》与纣王那首调戏女娲之诗截然不同。
纣王之诗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的诗中尽是“凤鸾宝帐、梨花带雨、媚妆妖娆”之词,更有“要把女娲,取回长乐侍君王”之语。
女娲身为上古女神,遭纣王如此亵渎,自是怒不可遏。
而《清平调》则不然,此乃李白在唐玄宗面前为杨贵妃所作之赞诗,正儿八经,发自肺腑,绝无半点亵渎之意。
毕竟,在古代,谁敢在皇帝面前写诗调戏他的贵妃?
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清平调》这首诗,只有对杨贵妃的赞意和敬意,毫无亵渎之意。
李白曾因此得了唐玄宗的不少赏赐。
而杨贵妃极喜此诗,时常吟诵。
故而萧辰吟此诗,也并无任何顾忌。
萧辰心想,若能借此在王母面前刷个脸,留下些许好印象,也是好的。
毕竟,若是九叶灵芝草在瑶池,他日后来瑶池盗取九叶灵芝草,也方便许多。
远处。
王母娘娘正端庄地端坐于那华丽的宝座之上,凤目微阖,神态端庄而威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时,一道清朗之声,虽轻,却清晰传入王母耳中。
那声音如清泉击石,在静谧的瑶池中激起层层涟漪。
要知道,诗仙李白的这首《清平调》,在其浩如烟海的诗作中,亦是熠熠生辉、名列前茅的佳作。
那灵动的笔触、绝美的意境,将美人的风姿绰约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来今往赞颂美人的诗句有很多,而诗仙李白的这首《清平调》,当之无愧可排得进前三。
一般女人,没有不喜欢的。
闻得此诗,王母娘娘不禁微微一怔,张开双目。
那如秋水般的美眸轻轻抬起,目光如电,穿过层层缥缈的云雾,稳稳地落在了这前来送信的天兵身上。
只见这小天兵身姿挺拔,面容清秀,虽身着普通天兵战甲,却难掩其身上散发出的不凡气质。
常言道:“风尘满面,难掩英雄之气;破衣一身,全无寒酸之志。”
一个人的面容和身材都好变化,但骨子里的散发的气魄,还是很难改变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会向瑶台月下逢。”
瑶池王母在心中又细细品味了一遍这首诗,不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