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泾河龙王和四渎龙神(3 / 4)
样了。
……
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始皇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注:出自汉朝贾谊的《过秦论》。)
……
自此,中原大地,六国毕,四海一,车同文,书同轨。
只有一个大秦帝国。
天下也只有一个国都,就是咸阳。
后来,楚汉争霸,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将大汉帝国,定都长安。
长安就在咸阳的边上,没多远。
再后来大唐也定都长安。
自此,长安是为中原大地的国都。
而泾河、渭河就在长安的边上,为中原国都所在之地。
泾河和渭河是交汇的,有个词叫“泾渭分明”。
李世民也曾和突厥,在长安城旁边立下“渭水之盟”。
这个时候,泾河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泾河那是中原国都的护城河。
自此,围绕着长安八条河,泾河、渭河等随之水涨船高,地位大张。
很有名气。
长安八水如下:
渭河(约八百里)、泾河(约四百多里)、沣河(约百里)、涝河(约百里)、灞河(约百里)……
泾河龙王,就是统管这八条河。
长安八河的文化,在古代很浓烈,关于长安八河的诗词也特别多。
举个“灞河”的例子,古代有一个“灞柳伤别”的典故。
即,送客至此,在灞河附近,折柳送别。
如古代《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朝,杜牧《柳长句》: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唐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长安附近的“八条河”,自此和济水、长江、黄河、淮河这“四渎”并列,是为“八河四渎”。
如在《西游记》原著中。
孙悟空找观世音菩萨降伏红孩儿。
观世音菩萨道:
“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八河四渎’……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
(注: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如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八河四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