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江河日进,天星应命(4 / 8)

加入书签

第二期工程,至今也只完成了一半。

    因为财政问题以及修建难度不同,淮安港是修好了,崇明港却仍在赶工。

    不过,好歹也是通了南直隶到北直隶的航线。

    而正式开始通行海船,则是在万历六年初。

    至今已一年九个月了。

    作为从南到北,海运起始的淮安港,如今已经颇具规模了。

    官老爷的衙署,是最先修缮完毕的,而后又增补了好几处大院、二层小楼,是港口最精致的建筑。

    不过论起气派,自然是矗立在海边的瞭望塔,高耸入云一般,远远就能看到。

    几艘遮阳船排着队,陆续靠岸,水手们呼喝不断,肩扛背驮往外卸货。

    又有一箱箱丝绸、瓷器、香料,重新搬上去,准备运走。

    颇有万物竟发之感。

    奈何,在吏部左侍郎王锡爵、漕运总督王宗沐、总理河海工部左侍郎潘季驯的仪仗到后,众人纷纷弃了手中的活计,静静等着官老爷们结束这一次心血来潮的视阅。

    漕运总督王宗沐走在左手边,有些犹豫地看向中间的王锡爵:“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海运走货也就罢了,元驭身居高位,又何必以身犯险。”

    虽然他王宗沐一力推行海运。

    乃至这淮安港,更是他与潘季驯三头两头巡视,亲自盯着建起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海运风险比漕运大太多了。

    后者不易沉船不说,即便出了事还能扑腾几下,前者,是真的会船毁人亡。

    当然,王宗沐并非是跟王锡爵私教多好,才出言关心。

    而高低一位吏部左侍郎当面,只要皇位上的人不早逝,便会稳步入阁的人物,要是因为海运出了事……

    那些想罢海运的朝臣,恐怕就不会像之前那样,能够轻而易举就被皇帝弹压住了。

    麻烦的还是他王宗沐!

    王锡爵闻言,摇了摇头:“朝中关于罢海运的声音一直没停过,议论纷纷,言辞汹汹。”

    “除了礁石、风暴、造船技艺外,更有船只离岸,不受管辖之说。”

    “如今恰好出了盗劫粮船案,只怕中枢还要再争上一轮。”

    “我正好以身实例,给王总督做个枪使。”

    “再者,我北上此去,便是砥柱大臣,不亲眼看一看这些新法,届时又如何有资格施政理国?”

    王宗沐竟然无言以对。

    他只好拱了拱手,心中祈祷王锡爵一路平安。

    一旁的潘季驯笑着安慰道:“自万历六年一月十五日通海船以来,行船数千次,运粮、盐、香数之不尽,所倾没者不过两艘,王侍郎放心乘坐。”

    王宗沐在旁听了不由觉得牙疼。

    人家正要坐船,你当面就盘点起船只倾没的事了。

    也难怪这厮在工部屡受朱衡打压,说话实在欠缺官德。

    王锡爵倒不甚在意,颔首回应。

    一行人就近占了一家官署,等候官船就位。

    眼下还是清晨,还有一层轻纱覆盖在海面上,没有尽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