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重逢(1 / 2)
那船靠近,放下绳索將眾人接了上来。
上船后,眾人纷纷向万寨主道谢,只是浑身湿漉漉的,模样甚是狼狈。
万寨主很通人情世故,不提眾人难堪之事,称眾人只是中了恶人奸计,才遭此劫。
江湖人纷纷点头回应。
“万寨主说得再对也没有了,我等正是中了贼子的奸计。”
“那群贼子定是在饭食里下了软筋散,我们比武时才觉浑身无力。”
“对对对,怪不得我那『横扫千军』使得不如平日厉害,原来是这样。”
几位老成持重之人则是满脸忧虑。
其中一人说道:“老万,不可大意,点子很硬!”
万寨主年纪约摸四十岁上下,个头不高,相貌颇具威严。
一双手粗糙厚实,手骨骨节粗壮,是勤练外门功夫所显现的表徵。
方鸿在不远处,仔细地瞧了瞧万寨主的那双手。
他想起方才水中听络腮鬍子说过:“太湖水寨的万寨主曾经得到过少林僧人的指点。”
方鸿脑中立刻浮现石室中的看到的秘籍。
“瞧他这双手,倒像是修炼了少林韦陀掌。”
少林弟子拜师入门,第一套学“罗汉拳”,第二套学的便是“韦陀掌”。
这两门功夫属於少林扎根基的功夫,在寺內眾多武学中並不起眼。
但少林底蕴深厚,远非其他门派可比。
即使是普通的入门功夫也不一定比一些小门小派的绝技差。
若能將韦陀掌练至一定境界,扬名立万或许不够,在江湖中立足绝不成问题。
方鸿心中暗道:“能学到韦陀掌,恐怕不只是得到少林僧指点,多半他就是少林的俗家弟子。”
这时,万寨主正与一位江湖人交谈,看神情二人交情匪浅。
万寨主拉著对方的手,脸上满是笑意说:“点子虽硬,老哥哥却也不必担忧。”
他接著又说:“来来来,我给老哥哥介绍两位江湖上的青年才俊。”
“你们好好亲近一下。”
说著,万寨主將两位身著黄衫的青年引过来。
“这两位少侠是江南七侠一脉门下,郭大侠的亲传弟子。”
万寨主声音洪亮,湖上风声虽大,眾人也能听得清楚,显然不是这番介绍不是对著一个人说的。
一听“江南七侠”“郭大侠”等名號,眾人纷纷围拢过来。
江南七侠当年间关万里,离乡十八载,只为一句承诺。
武林之中黑白两道提及他们的名字,都颇为佩服。
船上这些人多是本地武人,对江南七侠的门人自然心生亲近之意。
更不必说,他们还是名满天下郭大侠的徒弟。
“这位是武敦儒少侠。”
“这位是武修文少侠。”
大小武兄弟抱拳,向眾人行礼。
方鸿抬眼望去,见二人相貌端正,神采飞扬,脸上还隱约带著少年时的模样。
兄弟二人也瞧见了方鸿。
只是此时方鸿头髮蓬乱,鬍子拉碴,衣衫襤褸,活像个野人。
他们一时未认出,只觉此人老是盯著自己,心中颇为诧异。
“武老大,武老二。”方鸿喊道。
二人听到这称呼,皆是一愣。
从小到大,如此称呼他们的只有一人。
武修文脑子灵活,率先反应过来,喊道:“是方大哥吗”
方鸿点头承认。
兄弟二人颇为高兴对视一眼,快步走到方鸿面前。
他们自破窑分別后,已数年未见。
此刻重逢,甚是激动。
当年得救后,方鸿消失不见,他们四处寻觅无果,还以为方鸿已遭毒手。
没想到救命恩人尚在人世,如今还站在他们面前。
“方大哥,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兄弟二人问道。
“我在一处地方待了几年。倒是你们俩呢”
陆家庄大火之后,武三通身亡,其母受伤,郭靖夫妇收他们为徒。
因二人母亲尚在,有人管束,他们便不像原著那般浮躁。
“听说你们还有个师弟”方鸿挺好奇这件事。
兄弟二人一听方鸿提及杨过,顿时嘆气。
那模样好似学渣提及学霸。
论年龄,他们只比杨过稍小。
可论拜入师门前的根基,杨过远不能与他们相比。
“杨师弟天赋极高,先隨师母读了一年书,之后师父便开始传授他武功。”
……
二人言语含糊,但方鸿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位杨师弟没过多久,武功便已超过了大小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