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连城土司(2 / 6)

加入书签

。’

    ‘或许真是咱们疏忽也不一定。’

    ‘没有的事,那批货又不是只卖他一家,我沿途而过,哪家不赞是好货,独独到他那儿就坏了不成,又不让我将货带走,分明是蓄意侵占。这些年我跟着哥哥在这甘肃、云南、青海一代也遇见过不少的土司,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就是那最受朝廷器重的叶土司见着我们还不是客客气气,他这么一个势力出不了一两个县城的小土司,哪里就能那么霸道?’

    弟弟满腔的怒火,文定完全能够理解,然而买卖人最是忌讳冲突,文定不得不加以劝说道:‘这就是道定你不清楚了,别看鲁智土司管辖的地域不广,却都乃是要冲之地,且不说他本身就乃是甘肃青海边界颇有实力的土司之一,其始祖脱欢为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官至平章政事,乃是名副其实的帝王贵胄之后,自然是自视不凡。一定是你有什么地方怠慢于他,是以才会横生枝节。’

    得知货物被扣之后,文定万分焦急,四处托人打听对方的底细,所以才会知道的如此详尽,事先文定可对鲁智土司并不熟悉。以前本钱小,做的也都是些短程买卖,慢慢做大了,也有了兴盛和这么一个自己的字号,就不愿仅仅是透过中间商与草原那头交易了。

    正好,道定这小子也不愿意老实待在一个地方,自告奋勇担当起了主持马帮的差使,这两年草原上的买卖大多是靠道定去完成的,是以除了几家势力特别强盛的土司外,文定基本上不认识其他人。

    本来与这鲁智土司家的买卖一直是相安无事,也不知道定这混小子究竟是如何开罪于他,不过好在对方并未将话说死,只是指名让他前去接洽,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路上,文定向弟弟问了好些有关与鲁智土司那次买卖的细节,可一点头绪也没有,真不知是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想不清楚便索性不去想了,望着前面细长的队伍,文定好奇的问道:‘老么,这队伍里怎么还有女人和孩子呀?’

    ‘哦,你说这个呀!这条道上的人家都是这样,不分男女老弱,只要还背的动东西都出来挣口嚼谷。’

    ‘那孩子才多大呀!背的动吗?’望着那瘦小的背架子弯的就像条蚯蚓般,文定实在是心有不忍。

    ‘咳,那是巴颜,别看他年纪只有十一二岁,却是个老背童了,别的孩子背三十斤茶就吃不住,他已经能背上六十斤了。’

    文定一脸诧异的望着他,仿佛已经不太认识这个一直跟着自己长大的弟弟似的,沉默了半晌的工夫,忽然张嘴道:‘道定,你几时变得如此冷漠,靠这些孩子来做买卖,岂不是让别人戳我们兄弟的脊梁骨?’

    ‘原本我也是不收这些孩子,可耐不住他们死缠乱打的恳求。哥,你是不清楚,这条道上的好些商队都乐意用着他们,三个背童干的活就可以抵一个成年背工,然而工钱却是五个抵一个。’

    不论是哪里,总是会有这样亏心短行,泯灭良知的黑心商人,文定愤然道:‘这些人丧了良心,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可你也这样做,是要你哥我也跟着他们一样同流合污,一样赚这种黑心钱吗?道定呀!你如何变得如此不堪,他朝返乡叫我如何向叔父、娘交代呀!’

    ‘哥你别忙呀!听我慢慢给你说嘛!弟弟这样做全是在同情他们,你没见着这几个孩子在别的商队时的情形,不但是工钱呀吃食呀要比其他背夫少,还总被工头打骂,小小的年纪被折磨的不成人样。我看不过眼便让他们全都跟了过来,如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拿到青壮背夫一半的工钱。’

    原来如此,文定暗自放宽了心,别人如何他不能掌控,然而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弟弟,他是决计不会让其变成昧着良心做事的奸人。

    ‘如此说来,那一两个女背夫也是如此咯。’

    ‘是呀!她们的夫家也都是这道上的背夫,后来死在这路上,为了一家生计不得不出门谋生。’

    这条架连着中土与蛮荒的驿道呀!在其繁荣的背后不知还藏匿着多少辛酸,一个山谷翻越到另一个山谷,一个村寨走到另一个村寨,常年奔波跋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天不生路我开路,用血肉之躯楞是踩出一条生存之路来,这就是一代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