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骗子行径(2 / 6)
印章?”这倒是将张大元给难住了,有人收藏画轴,有人收藏书法,还有人收藏名人所用过的砚台,没想到眼前这位客人竟要寻觅印章,这倒是稀有的很。
“不错,也不是要全部的,听闻那位阁老已经藏有蔡襄、苏轼的几方私印,只须襄阳温士米芾与山谷道人黄庭坚二人之印,二人皆有是最好,如只有一方亦可。只要是正品无疑,价钱方面不是问题,一方印我就给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张大元暗下咽了咽口水,眼瞧着一笔大买卖上门,自己却无法将其作成,心中十分不舍。
张大元为难的道:“杨官人,实在是抱歉,别说米芾、黄庭坚二人的私印,就是他们四位中任何一人的印章,小店也不曾有。要不然,您挑选张好字送去,就算不能让对方完全满意,保管也能对付过去。”
“你以为我是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的人吗?”杨某人怒气随之浮上了脸庞。
“不敢,不敢,小的没有那个意思。”仅是那双充满愠气的眼神,便吓的张大元冷汗直冒了,这杨某人可是替水师总兵办差之人,不要说自己这平头百姓招惹不起,就是县太爷见了他,也必得是恭恭敬敬。
好在这杨某人的怒火并未真的向他宣泄了出来,只是稍稍有所表露,转瞬间又恢复了平静,道:“不二话,五千两。”
见到张大元又要张嘴,杨某人手一摆止住了他,道:“不忙,用不着即刻答覆我,我还要在这江夏镇上逗留三日,你且去问问你们东家,若是有消息,只须来客栈的天字一号房找我便是,这点银子便当作是打赏给你的辛苦费。”
他说着便打怀里抽出一张银票搁在了柜台上,也不待张大元回答,便径直出门而去。
张大元拾起了银票,上面的数字尽入眼眶。霍,整整一百两银子。他赶紧揣进了怀里,生恐周围会有人过来抢夺似的,然后注视门外那身华丽的衣衫,呆若木鸡的望着他离去。
一日过去了,无论张大元在库房里如何的找寻,就是找不到那杨某人所要的印章,问过大掌柜蒋善本,也是不曾听过铺子里有这种东西。
原本各名家对自己私人的印章都非常看重,市面上一般很难找寻,再加上收藏这类东西的人也不多,所以铺子里更是见不着此物。再说了,老店的库存很大一批都被东家带去了汉口,庙山老店如今的库藏量早已经是名不副实,哪里还能找到如此稀有的古物来。
翌日,张大元在库房里寻个遍,最终也没找出杨某人要的那种印章来,只能是无奈的放弃,虽说那五千两银子的诱惑非常吸引人,可没有存货也是枉然。
想着那五千两银子就这么从自己的眼前飞走,张大元心里泛起了揪心的酸楚,不过好在还有这到手的一百两银子可以安慰安慰自己,一想到这里,他也就好过了一些。
第三日的清晨,张大元如往常一般招呼着伙计们开门做买卖,昨日的操劳与失望,让他显得十分急躁。
再加上大掌柜不在铺子里,他也就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一会儿这、一会儿那,指使着他们里里外外的忙碌,嘴里还在时不时的挑毛病:“看看,看看你们这些人,一个个懒得抽筋,打算磨蹭到午饭后再开门做生意吗?”
伙计们虽心存不平,可谁也不敢当面顶撞这位二掌柜,然而暗地里早就娘老子的骂了起来。
这里面数顺子的积怨尤深,十年之前,文定、周贵、老郭,还有眼前的张大元,一个个都是与他一般的下人伙计。可十年过去了,他们一个个锦衣绣袍,出入酒肆、茶楼、烟花之地,而自己则依旧是十年前那副倒霉相,叫他如何能平复心中那股子怨恨。
特别是在张大元的管制下,还得小心逢迎着,一个不注意惹恼了他,还会给你穿小鞋。这几年吃过了不少的苦头后,顺子收敛了许多,有时回想起那个令他生厌的文定,甚至于有些怀念那段日子来。
“请问,这里开门了没有?”
张大元正在教训伙计之时,一位身穿精致儒衫的老人,带着一脸的和气走了进来,神色间略有一丝匆忙。
“这就开。”张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