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排兵布阵(3 / 6)
会让自己好过的多。
文定为他们而忧虑,那些虎贲营的将士们却完全不当回事,他们擦拭着手中的兵刃,扎紧身上的藤甲,在战场上只有这两样东西才会让自己生存下来。
藤甲,文定心中忽的一惊,赶忙向身旁谋划的二人说道:‘太子殿下,二位将军,有一事不妥,非常的不妥。’
他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下,让正在思索中的三人猛的一惊,公子斐道:‘何事不妥,让柳兄你如此情急。’
‘太子还记得,原本稳如磐石的赤穴村是如何付之一炬的吗?那倭寇之中多的是人精通火器,而且那种火不是寻常的方法所能扑灭的。文定放眼望去,虎贲勇士个个都是以藤甲裹身,若是等会被他们以火攻,必会死伤惨重。’
只要回想起那一夜冲天的火势,文定心中就难以平复,若是被他们在这赤穴城中也如法炮制一遍,那可就是成千上万的死伤了。
藤甲,在巴子国的军中已然用了数千年,当初就算与强大的秦国、楚国交战,这藤甲也是为虎贲勇士们提供了无数次的保护。
当初幅员辽阔,铜矿分布甚广的秦国与楚国,在兵器、铠甲方面可以说是诸侯国中数一数二。而巴子国呢!境内的铜矿则是少的可怜,再加上炼制方法的落后,远远无法与他二国相比,可是在数百年的征战伐戮中,巴子国的虎贲勇士凭借着手中的铜剑、过人的勇猛却能屹立不倒。
这里面除了巴人汉子的勇猛之外,还有就是这藤甲了。这些藤甲都不是寻常之物,乃是生长于山泽之中,盘旋于岩石之上,取下之后再放入油中浸泡半载后取出,将其曝晒于烈日之下,晒干之后复在浸入油中,来回十余遍方能制成。
勇士们穿上它后,不但不会妨碍矫健的身手,而且寻常刀剑皆不能一击而穿,更有甚者,往往敌人的兵刃砍在上面之后,会入木三分,不但不能刺穿,就连拔也拔不出来,而巴人则可以轻松解决敌人,这可以说是巴人对敌的一件法宝。
虎贲营的将士们一直沿用至今,樊鹏万万没想到文定所说的问题会出现在此处,他不由得要为这不知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的藤甲辩护道:‘我们是预先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仓促间那帮子贼人也不一定会想到火攻之计吧!再说若无这藤甲护身,将士们的死伤将更为惨重,那岂不是更为不值得?’
樊鹏一心维护着手下将士们的安危,文定能够体谅他的苦心。不过没亲眼见过那帮倭寇的大将军,如何能知道那帮人的凶残,以及不顾生死?文定也是在赤穴村亲眼见过之后,才深深的体会到他们的灭绝人性,不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对他们自己。
虽然子游出神入化的箭术,让巴子烈由衷的敬佩,不过对于赤穴村村民的防备能力,还是有些看不上眼。
他满不在乎的道:‘这趟乃是我侍卫营与虎贲营共同行动,不会再给敌人这种机会的。’
‘二位将军有所不知,那帮倭贼乃是些真真正正的亡命之徒,若是论起行军布阵,两军对垒,他们远不是将士们的对手。不过他们却往往不会依照常理行事,若是他们化整为零,再利用火器攻击排成列队的将士们,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燃烧起来可就是成队成队的将士要遭殃了。’
公子斐神色凝重的道:‘果真会如此严重?’
不但是他,樊鹏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许多许多将士的生死。
惟独巴子烈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道:‘柳兄弟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就算是起火了,在五千多将士面前又有多大的危害?’
见他们还是有些疑虑,文定不得不再次强调道:‘不是在下危言耸听,一千多年前就曾有人用一把大火,活活将三万藤甲兵困死在山谷之中,至此之后,历朝历代就鲜少有人再用藤甲来装备士兵。’
三万士兵,那就相当于如今巴子国举国臣民的总和,一把火就给烧个精光。公子斐与大将军对视了一眼,不禁被文定说出的史实所震吓。
方才一直嘴硬的巴子烈一下子,也不免变得瞠目结舌起来,急道:‘这可如何是好呀!现在传令下去,将士们也来不及一一卸甲了呀!到时候岂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