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1 / 2)

加入书签

    忽必烈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心里作出决定:撤兵。

    此事早就传信告知过大汗蒙哥,蒙哥也是同意的。

    与其继续耗下去,不如见好就收。

    何况,这次出兵也只是想要冷却一下因为杨过的好事而日渐热闹的中原武林。

    华山论剑输了,蒙哥没办法。

    如何把一盘散沙团结在一起?

    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一个领头人。

    以前是郭靖,可郭靖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他甚至都不是丐帮帮主,也不是桃花岛主,仅仅是名气大而已。

    而现在出现了一个比郭靖更合适的人,那就是成为盟主的杨过。

    当所有人被人带着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就会变得无比团结。

    华山论剑是一个契机,不久之后杨过大婚也是一个契机。

    可他不会眼看着中原武林越来越团结而无动于衷。

    这次出兵就是为了告诉中原武林一个事实,即使他们团结一心,也难敌蒙古骑兵的冲锋,趁早停止妄想,以免丢了性命。

    尽管过程有些波折,但蒙哥的确是没想到大宋和赵昀会送上这么一份大礼,要不是突然营中爆发中毒事件,说不定还真能一鼓作气拿下襄阳。

    不过这次的大战过程也带给忽必烈一些启发。

    进攻襄阳,是一直以来蒙古高层做出的战略目标。

    十二连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襄阳,襄阳一破,十二连城就形同虚设。

    可要是把目标放在其他城池呢?襄阳最难打,不代表其他城池也这么难打。

    而且十二连城目标众多,他们完全可以声东击西,甚至兵分多路。

    他们敢分兵,郭靖敢吗?

    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中,这仗,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将襄阳城周边的城池全部拿下,进而合围襄阳,使其孤立无援,就是不动手,困也能把它困死。

    届时,不费一兵一卒,等着襄阳不攻自破、主动开门投降就行了。

    大致的想法在脑海中过一遍,忽必烈越想越觉得可行。

    只是现在已经撤兵,不可能再回头重启战端。

    何况,这次起兵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襄阳城的守军和那些江湖人损失惨重,基本上没有人身上不带伤的。

    接下来的后续忽必烈都已经想好了,并做好了安排。

    大宋以为他撤兵了就结束了?

    想得太早了。

    赵昀送上的这份大礼,他还没有完全收下呢。

    自古江湖和朝堂就是两个世界,哪怕现在中原江湖在郭靖的影响下开始充当士兵和大将,甚至是统帅,但本质还是区分开来的。

    江湖的人看不上朝堂,视其为鹰犬。

    朝堂之上看不起游侠,称其为草莽。

    忽必烈就不信,这次大宋皇帝干的蠢事,郭靖等人会没有一丝怨言,哪怕起因是杨过没有给朝廷面子。

    忽必烈已经传令下去,命人将大宋皇帝的干的荒唐事传播天下。

    到时,让这些江湖上自认重情讲义的侠义之士们认清大宋朝廷的真面目,等到下次再起兵进攻,又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