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战争新形态二(1 / 2)

加入书签

随着韩太尉讲解的深入,贺太傅和老魏也是逐渐明白了韩太尉所言‘战争形态’的展局势。

这件事情,并非贺太傅所想的展火炮、通讯探测设备等新式武器那么简单。

以上器材,不过只是这种新战争的装备基石而已,真正让韩太傅恐惧的。

在于德雷克对这些战争兵器的运用,那套新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概念。

为此,韩太尉专门摆出了乌炎边境的沙盘,来进行一场‘战争推演’,来给老魏以及贺太傅做演示。

战争前期,乌萨斯就可以对战争地带及敌占区进行非常精确的侦察行动。

韩太尉甚至怀疑这种侦察是即时的——即一定区域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即刻被送到德雷克的书桌之上,以供其决策。

“乌萨斯掌握了这等技术,其敌军的任何‘奇袭’都将成为笑柄,至少大炎做乌萨斯的对手是这样的。”

“相较于莱塔尼亚和哥伦比亚,大炎缺少先进的飞行器技术,不具备高运输兵力或是起空袭的能力。

故而纵使泰拉糟糕的电磁环境限制了乌萨斯的雷达探测距离,大炎军队的动向依然难逃他德雷克的掌握。”

韩太尉的言语,同样让贺太傅心惊肉跳,但出于对通讯环境常识的了解,贺太傅还是下意识地反驳道。

“能够覆盖整片交战地带乃至于敌占区的即时监视能力?老韩,你太过危言耸听了,便是哥伦比亚那边,他们所谓最先进的雷达侦测距离也不过几十公里,还得是针对陆行舰这种大目标,乌萨斯又如何可以···”

“我也无法理解乌萨斯是如何做到的,老贺。

但事实就是乌萨斯绝对握有相关技术,且探测精度达到了人体级别。

孔迪亚主力部队的光覆灭就是不可反驳的事实!

老夫事后演算过,以德雷克下手的那个反应度和精度···即便孔迪亚的每支小队里都有叛徒也不可能做到的!”

“然后,基于这种优势,双方步入战争的部署期和对峙期。

掌握实时战况的乌萨斯本就握有先机,再加上那不知名的通讯拦截技术,我大炎将会彻底失去战场机动和分兵的资格。”

韩太尉这话不难理解,战场即时动态的有无,全阻塞的通讯频段,大炎的军队将彻底退回冷兵器时代。

区区百里之外的战况说不定都要一天以上才能送达,这个时间,足够乌萨斯的陆行舰队碾碎一支师级的炎国主力舰队了。

从战争前期便建立情报优势,待到战争开启之后,再瘫痪敌军的指挥系统(通讯度对指挥来说至关重要),建立绝对的战场主动权。

这种全力创造并利用信息差的策略,即‘信息战’作战体系,德雷克还真是泰拉大陆上第一个将其应用到集团军大战中的将领。

泰拉不是没有通讯科技,雷达之类的军事探测仪器也不是没有。

只是碍于恶劣的源石尘和天灾环境,所有军事家的通讯对抗知识都相对匮乏,自然不会有人想到这一层。

雷达的探测距离不够远,反制雷达的电子设备射程更是有限。

且在泰拉大部分将领元帅眼中,几十公里的距离,雷达看不看到自己的陆行舰队已经无所谓了。

对方就算拿到信息也就提前个几十分钟做准备而已,没必要为了抢这点时间,就跑去投个几亿几十亿去开反制雷达的电子设备。

至于通讯屏蔽问题,各国军队还是比较重视的。

只是依然是老话,恶劣的电磁环境限制的不止是通讯设备而已,频带阻塞的电子仪器也被严重削弱了,不值得大伙去开。

而破坏通讯基站什么的,且不谈大部分通讯站都是‘长了腿’的,情况不对人家自己会跑。

就算追上毁掉了,你这战略目的不也暴露给对面了吗?人家自然会多加防范的。

综上所述,不论是出于实用价值还是泰拉人自己的眼界束缚,泰拉大陆之上,一直都没有所谓‘信息战’的概念。

也就德雷克这个‘异数’,在沃伦菲尔打了几十年的现代化战争,信息对抗对他来说已经是战争‘必吃项’了。

加上又有艾丽丝带来的成熟技术,才会在信息战环节上大费周章。

然后,就如韩太尉之前分析的那样,战争推演到了这一步,乌萨斯的信息优势彻底确立。

炎国部队主动权尽丧,除了困守城塞或是集结部队寻求大决战以外,他们已经没有其他战争策略可以选了。

而这两个剩余选项,都是一等一的蠢货决策。

“和乌萨斯大决战老夫就不说了···即便是老贺你这种未经战阵之人,都知道这个决策有多么愚蠢。

至于依托城寨而守,看过图伦要塞攻防战之后,我也不觉得我大炎有任何一座城塞可以在乌萨斯的炮火部队之下坚守长久。”

“先以强大的火炮部队拔除城塞外的一切据点,令其化为孤城。

之后的战役中,乌萨斯既可以围点打援,继续依靠信息优势将我部援军拆分剿灭。

也可以选择无人机群破拆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