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闹福满楼(2 / 2)
/p>
【3-捕快】:好了,女侠你也跑吧。
去追刀客。
我看有人报了官府,六扇门的人快到了。
【4-女侠】:你没问题?
【3-捕快】:你以为我是谁?平凉六扇门,我说了算。
楚怀寒依言收剑,随手拾起一个酒杯抬手打去,众人以为她使出新招式,转头望去。
却只看见酒杯摔得粉碎,从中掉出一小块黄金。
而楚怀寒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门外,声音渐渐接近:“六扇门办案,闲人退让!
是谁在此处闹——顾捕头?!”
随着楚怀寒的离去,场面愈加混乱。
但宋云深已经失去观看的兴致。
真没想到楚怀寒这么大胆。
宋云深觉得胃里一阵翻涌,带着通缉犯敢大摇大摆地来福满楼吃饭。
还敢闹出这样的阵仗,不过——
他此行不宜声张,该走了。
宋云深悄悄翻出窗外,临扫了一眼,只见顾舒崖立在大厅中央,在一片混乱中,眼神坚定,不动声色,仿佛定海神针。
顾捕头到底在想什么?
这个问题,宋云深想了很久,很多次。
看来,在平凉,这个问题还会接着困扰他。
——————————————
陈可明心情复杂。
一场诗会就这样荒唐落幕,他坐于马车之中,双目放空,过了良久,长长叹息一声。
他既叹徐生明珠蒙尘,又叹平凉文坛衰微。
虽然爱才,是文坛大家,但陈可明也是崆峒长老。
那些人的心思,他怎么看不出来?
是谁收买他们?罢了,他猜得出。
又有几人的言行是出自真心,看不起徐生?
因偏见而对诗词的魅力视而不见,真是极其可悲的事。
连刻板印象里大字不识的外地江湖人都比这群人更能理解这诗,更显得平凉文坛可笑可悲。
十年前,平凉曾是抗击魔教的前线。
无数文人弃笔从戎来到此地,与将士、江湖侠客把酒言欢。
渐渐不分你我,再无隔阂。
江湖侠客也做得诗歌,文人也能舞刀弄剑,甚至有奇才进步一日千里,成为绝世高手。
战事稍稍减缓之时,为鼓舞人心,常常大办宴席。
只是物资紧缺,往往宴席上酒肉少得可怜。
于是渐渐有了文斗武斗的传统,赢者喝酒吃肉,其他人也服气。
后来变成诗会,以文采决胜负。
实在不会,拿起刀剑打一场也行。
那样的宴席次数很少,每次参加的面孔都会变化。
有人来、有人走。
有人把热血撒遍战场,有人灰心归还家乡。
更多的人留下来奋战。
从前的平凉包容万象。
可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今天的那几个人,以后不用让他们进来了。”
陈可明淡淡吩咐道,“取纸笔来,我要写信给徐家。”
“您真有心帮扶那叫徐生的?”
身边人讶异,“这诗很好不错,却未必……几乎不可能是他写的。
太年轻,而且……”
“当年明远先生与行简先生被列为四大才子时,不也才未及弱冠?”
“那般人物能有几个?”
陈可明轻轻地叹息道:“若真是他做的,很好,若不是……我真希望能见见写出此诗的人啊!”
身边的人不再说话,他兀自举笔,缓缓写下,细细研读每个字。
看见这诗,他好像突然回到很多年前,面对魔教攻势如火,人们放歌纵酒,无论江湖或是朝廷,皆心怀天下,笑看生杀。
朝廷高歌猛进、把魔教击退之时的盛景,现在想来,记忆犹新。
那时陈可明以为,世上再没有什么难境能绊住他们。
他是这么以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