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4章 太后变国主(2 / 3)

加入书签

nbsp;  赵炳炎叫免礼,大宋有新规,以后见面无须行跪礼,站着就行。

    他吩咐朱静怡好生侍候着,可是本王未来的妻子。

    侍女听着欢喜了,替主子连声谢过汉王垂爱。

    赵炳炎摆摆手说他过段时间要去海南路,会带上她们送去儋州和父母团聚的,都好好歇着吧。

    出来,赵炳炎把朱静怡狠狠批评一顿,警告她不可自作主张。

    这事要传出汉王府,安南人晓得汉王虐待他们的小公主必然心生不满,甚至以此为借口暴乱,谁都担当不起。

    朱静怡听到这里,吓得伸长了舌头。

    赵炳炎看得笑了,问她:“像个吊死鬼似的,干嘛?还不快去。”

    小女子立马招呼左右的侍女,带上一应所需朝安南小公主的房间跑去。

    三日后,大宋朝廷在安南临时行在的凤仪宫召开廷议。

    杨淑妃走进议事厅,看到正前方摆了一张宽大的圆桌,桌上摆放着五个紫檀木制作的牌子,正中间赫然立着一个国主的桌牌,有些犹豫的挪动着步子。

    赵炳炎上前像个小太监似的扶住杨淑妃的手臂引路,小声说:还犹豫啥,请国主升座。

    女人矜持片刻,跟着赵炳炎的脚步走过去坐下。

    诸位臣工陆陆续续进来,杨淑妃看到围着圆桌一圈又一圈的桌椅上渐渐坐满了人,心情大好,想不到自己成了流亡朝廷的实际掌权者。

    这时,坐在她左侧的赵炳炎站起来说道:“我们这个廷议的形式变革了,但规矩不能少,本王提议,诸公都站起来向国主请安。”

    赵炳炎躬身给杨淑妃行礼。

    所有的大臣马上站起来,学着赵炳炎拱手施礼,大声说:“太后吉祥。”

    赵炳炎当即纠正:“错啦,是国主吉祥。”

    众臣马上改口大呼:“国主吉祥。”

    杨淑妃欢喜了,抬起双手往下压,笑盈盈的说:“平身,都坐下吧,我等议事。”

    赵炳炎马上说他有事要上奏。

    不料杨淑妃摆摆手说还是她先来,今日第一件事应当是安南回归后的定位事宜。

    哀家以为定为都护府不好,安南既以回归,应当属于我大宋的一路,就叫升龙路,像当初海南路一样由朝廷直管为宜。

    赵炳炎不管对与错,立即说:“大善呐,国主英明,定为升龙路最为妥善,臣附议。”

    诸位臣工立即附议。

    开玩笑了,这是太后在提,是她作为国主第一次有想法,肯定要拥护噻,众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呼:“国主英明,就叫升龙路啦。”

    杨淑妃继续讲第二件,就是她的凤仪宫继续沿用安南宫殿的名称不妥,她要改过来,叫“凤喜宫。”

    众臣立即附议,大赞太后英明。

    杨淑妃脸上洋溢着笑容,示意赵炳炎发言。

    他说依照国主的方略,升龙路当以路、府、州、县行政分级理顺治理,这是其一。

    其二是广南西路和海南路以及大理都有不少流民涌进升龙路,臣以为当加强流民管理,让他们在升龙路住的下来,活得下去。我们不仅要安置这些人,还要吸引更多的人移民来升龙路住下。

    陆秀夫马上明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