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抵达哈密(1 / 2)
看到那条雪线,何卫国整个人为之一振。
因为这是天上的雪线。
而天山刚好贯穿整个哈密,这条雪线的出现就意味着他已经抵达了哈密,意味着他成功穿过了那片死寂的黑戈壁。
他终于进入了新疆地界。
何卫国沿着雪山方向快速驶去,空气渐渐变得湿润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眼前出现了成排笔直的白杨林,纵横交错的坎儿井流水在渠沟里哗哗作响,几个维族小孩正光着脚在水边玩耍。
猛地冲入哈密这片绿洲,何卫国感觉自已像是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他把车停在路边,迫不及待地扑到一条水渠边,先是捧起水猛喝了几口。
甘甜的雪水滋润了他干渴的喉咙,这才把脸和手浸入冰凉的雪水中,痛痛快快地洗了把脸。
刺骨的寒意让他打了个激灵,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爽。
洗完脸后,他仔细打量着水中的倒影,这才发现自已已经瘦了一大圈,脸上全是风吹日晒的痕迹。
何卫国继续上车往前开。
路上他看到了成片的棉田和瓜地,还有正在劳作的农民。
这里有穿着蓝色工装的汉人,也有戴着绣花小帽的维族人。
当他这辆沾满尘土的吉普车驶过时,正在田里劳作的妇女直起腰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来客。
虽然很想在这里多停留,但他现在没时间耽搁,直接开往国营招待所。
因为即便到了新疆,到了哈密,距离真正的目的地罗布泊还有好几百公里。
这段路并不比刚刚经历的戈壁轻松,同样是重大的考验。
他必须先让自已休息一下,否则感觉自已真要垮了。
连续多日的奔波让他腰酸背痛,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终于,何卫国找到了一家门脸不大、墙壁刷着半截绿漆的国营招待所。
停好车走进去,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扑面而来。
负责接待的是个维吾尔族大叔,正坐在柜台后打着算盘。
大叔抬头看见风尘仆仆的何卫国,用带着口音的汉语问:
“同志,住宿的吗?”
何卫国点点头,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介绍信:
“你好同志,我是来接应第三地质队的司机何卫国,他们可能还有几天才完事,我先在这里住一晚。”
这份介绍信是出发时就准备好的,用的是普通地质队的介绍信,不是特制的。
维族大叔接过介绍信,从抽屉里拿出老花镜戴上,仔细看了看公章,又打量了一下何卫国:
“从哪儿来的?”
“从武威那边过来。”何卫国如实回答。
“路上不好走吧?”大叔一边登记一边问,“前两天刚刮过大风。”
“是遇到点风沙。”何卫国含糊地说。
大叔点点头,把钥匙递给他:
“好嘛,地质队的同志辛苦得很。”
“房间在二楼最里头,热水晚上七点到九点供应,食堂已经关门了,巴扎就在街对面,吃饭买东西都方便。”
大叔显然接待过不少地质队员,对地质队的情况很熟悉:
“要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
何卫国道了谢,拎着简单的行李上到二楼。
走廊里静悄悄的,墙上的石灰有些剥落。
他打开房门,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有着新疆特有的花纹窗帘和地毯。
他进屋后赶紧换了身干净衣服。
倒在床上时,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在呻吟。
已经两三天没合眼了,眼皮重得抬不起来。
至于安全问题,何卫国倒不担心。
他现在开的是吉普车,哪个敌特会想到运送重要物资的人开的是吉普车?
而且招待所有民兵巡逻,刚才进门时还看到墙上挂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标语。
吉普车就算丢了也不心疼,反正不是他自已的。
这一觉何卫国直接睡到第二天上午。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在他脸上,他才迷迷糊糊地醒来。
睡醒后他下楼,看见维族大叔正在擦柜台。
“睡得好吗?”大叔问他。
“挺好的。”何卫国活动了下筋骨,“好久没睡这么踏实了。”
“要去吃饭?”大叔指了指门外,“巴扎上什么都有。”
何卫国点点头,信步走了出去。
巴扎上已经热闹起来,空气中飘着烤包子的香味。
他在一个摊位前买了两个烤包子,热乎乎的包子烫得他直吹气。
馅料是羊肉和洋葱,味道很香。
他一边吃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