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热议(2 / 3)

加入书签

nbsp;   “楼上的,我身为顾远十年老粉也没想到他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

    那些因为顾远年龄而抱有怀疑的读者纷纷发言,表示自己看走眼了。

    即使是长篇,顾远的笔触也没有他们预想中的青涩或隔阂,而是维持了他在短篇中的冷静和准确。

    “真的很细腻啊,无论是阿国的日常还是战争中的伤痛,亦或者是那些人物,都挺真实的。”

    “不然你当顾远去难民营是白去的啊。”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他强悍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同样是关键。”

    伴随着互联网上相关的讨论,洋葱网上相关的大众评论也已经出炉。

    “五星好评!给平视视角!顾远的讲述毫无救世主姿态,反而始终尊重阿国本土力量。这种平等叙事,既跳出了西方作品常见的固化框架,更展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成熟格局。”

    “虽然故事背景放在了阿国,但顾远巧妙地抓住了战争创伤、个人救赎、友谊与背叛等人类共通的情感核心。这使得大家都能超越文化差异而感受强烈的共鸣!五星!”

    “顾远成功地平衡了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他既没有为了深刻而牺牲故事的流畅与情感的冲击,也没有因为故事性强而放弃在主题和叙事上的追求。”

    “通过具体的细节来承载深沉的情感,这方面顾远延续了他《最后一片叶子》的写法,赋予了故事更大的张力。”

    “……”

    要知道,大众评审可不只是购买了书籍就可以点评的,洋葱网还会具体进行筛选。

    确保点评的人最起码是有点文学底蕴的。

    等到2月3日上午8点,专栏开分。

    顾远的《追风筝的人》以4.8的高分毫无争议登临第一。

    而程思远的《无尽夏》则是以4.3分排名第二。

    ……

    “我看了你写的书了,厉害啊。”

    顾远拿着手机,和对面的罗辑通着话。

    罗辑果然没有食言,他的参赛作品真的是写了一本科幻小说。

    以顾远的眼光看来,这本书称得上是一篇科幻佳作了。

    虽然在人物描写上略有瑕疵,但是其设定和逻辑足够精妙。

    探讨了当两个文明相遇时,语言的意义。

    “唉,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罗辑得意洋洋地说道。

    虽然最终结果没有出来,但最起码在大众评审这一块,他是比林清清的分要高的。

    当时大众评审得分一出,他就兴致勃勃地去找林清清炫耀了。

    以报当年“等级森严”之仇。

    “咋样?”罗辑接着说道,“我把你写序言里了,哥们够意思不?”

    “够……”顾远迟疑了一下,“但是,谁把你这京城口音带出来的一股东北味?”

    听着手机里传来的电话挂断的声音,顾远笑了一下。

    他低头看向面前罗辑书籍的序言。

    “在我构思这个故事的初期,一个关于‘语言’与‘文明’的难题始终困扰着我:我们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