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怎么多了一个?(2 / 4)

加入书签

p;   刚结束会议的马斯克回到酒店,感到一阵头疼。

    问题自然出在本地建厂的谈判上。

    尽管外资车企在华设厂已非新鲜事,但政策限制依然存在。

    按规定,外资汽车企业必须与本土车企合资才能生产,且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不过马斯克此前收到风声,政策可能即将放开,允许外资独资建厂,这也正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然而在实际谈判中,对方条件反复。他心知肚明,对方是在争取更多筹码。

    当地政府要求特斯拉在一定期限内实现供应链全面本土化,具体来说,投产后三年内零部件本地化率需达到100%。这意味着几乎整辆车的零件都需从华国本土采购。

    其次是资金投入,这对特斯拉虽非无法承担,但也绝非小数目。第三是税收要求,工厂必须持续运营并贡献可观税收,协议中甚至设定了具体目标,若未达成,土地等资源可能被收回。

    但最关键的是技术层面。

    尽管没有强制技术转让条款,但当地政府明确期望通过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及人才标准,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升级。

    马斯克清楚,这不是他能独自决定的,最终还需看特靠谱的态度。

    这时他突然想起贾日庭说过的话,或许可以在技术合作的同时,打造一个为人类科技奉献的人设。

    正当他沉思时,助理走进来低语几句。

    马斯克点头起身。

    半小时后,酒店附近一家豪华餐厅内。

    马斯克看着围坐一圈的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老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因为每个人面前都摆着好几个酒杯。

    尽管身为商人,但作为西方人的他仍不太理解这里酒文化的复杂。

    “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未来汽车老板李为宾率先举杯,其他人纷纷跟上。

    出于对马斯克的照顾,大家喝的都是红酒。

    “谢谢!”马斯克礼貌回应。

    “马斯克先生和魔都政府的谈判进展如何?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你要在这里建厂了。”极力汽车老板李福问道。

    “大体框架已定,只剩细节还在沟通。”马斯克如实相告。

    他清楚这事瞒不住,在座哪位政府里没朋友?

    “如果顺利建成,特斯拉在华发展有什么具体计划?比如定价策略......”理响汽车老板李不响接着问。

    “我研究过贵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对比我们本土市场,这里并不算便宜。但如果能在魔都建厂并实现本地采购,加上合理的人工成本,未来几年成本会持续下降,届时可以考虑降价提升销量。”马斯克坦言。

    “不,价格可不能降。”大鹏汽车的河大鹏摇头道,“如果特斯拉带头降价,所有车企都得跟着降。一旦形成这种局面,电动车会越来越不值钱,行业补贴也会减少,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没错,商人本质是为盈利。维持现有局面,大家共同获利不好吗?”伟马汽车老板沈一辉连忙附和。

    马斯克虽是外国人,却不傻。

    他立刻听出弦外之音,这些老板是想拉他入伙,一起靠着补贴维持现状。

    但这怎么可能?

    即便他同意,特靠谱和魔都政府也绝不会答应。

    协议里白纸黑字要求做出实绩。

    不降价,哪来的销量突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